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200成語加解釋簡短的

200成語加解釋簡短的

A

和藹可親——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唉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後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黯然失色—— 陰暗的樣子

慷慨激昂——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B

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縱橫捭闔—— 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

略見壹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個方面,斑:斑紋

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壹致頌揚。 碑:紀功碑。

並行不悖—— 彼此同時進行,不相妨礙

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篳路藍縷—— 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

剛愎自用—— 固執己見,對阻止、勸告或建議不耐煩

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

明辨是非—— 明確地分辨是與非。形容判斷力強

按部就班—— “按”本作“案”。部:門類。班:次序。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範。後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

C

別出心裁——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

層出不窮—— 壹次又壹次地出現,沒有窮盡

為虎作倀—— 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給壞人做幫兇,為壞人效勞。

得不償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瞠目結舌—— 眼睛瞪得大大的,壹時語塞。形容驚駭的樣子

縱橫馳騁——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放開馬快跑。 形容往來奔馳,沒有阻擋,也指英勇戰鬥,所向無敵

相形見絀—— 互相比較之下,壹方顯得很遜色

川流不息—— [行人、車馬等] 像水流壹樣連續不斷地行進

窮奢極侈—— 極端奢侈,也說“窮奢極欲”

鞠躬盡瘁—— 不辭勞苦地貢獻出自己的壹切

措手不及—— 來不及處理。

D

披星戴月—— 披星光,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或晝夜趕路,辛勞奔波

虎視眈眈—— 像老虎要撲食那樣註視著。形容貪婪地盯著,隨時準備攫取

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中流砥柱——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比喻能擔當重任、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

窮兵黷武—— 出動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好戰

E

出爾反爾—— 原指妳怎麽對人行事,人也怎麽還報妳。現多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F

流言蜚語——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發憤圖強—— 振作起來,謀求強盛

破釜沈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沈,表示決不後退。比喻決心戰鬥到底

肺腑之言—— 謂由衷而發的真話

名副其實—— 名稱與實質相合壹致

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G

言簡意賅—— 語言雖精練簡潔,但已概括要義

亙古未有—— 從古到今從未有過

如鯁在喉—— 像魚刺卡在嗓子裏

(這個成語查不到,所以自己編了壹個解釋 :-)

沽名釣譽—— 以不正當的手法博取名譽

事必躬親—— 凡事都親自去做

蠱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顧影自憐—— 顧盼自己的身影,獨自可憐嘆惜。形容身世悲涼、失意

陰謀詭計—— 想達到某種目的的壞計謀、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計劃;尤指不懷好意或應受指責的奸計

H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幹;後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隊伍人少但強而有力

引吭高歌——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壹丘之貉—— 同壹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麽差別

老奸巨猾—— 深歷世故,十分奸詐狡猾的人

煥然壹新—— 光彩奪目,給人壹種全新的感覺

面目全新;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病入膏肓—— 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發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天網恢恢—— 天的禁網雖然廣大而寬疏,但為惡者卻極少能漏脫

融會貫通—— 把各方面的知識或道理融合貫穿起來,從而得到系統透徹的理解

拾人牙慧—— 拾取別人的片言只語當做自己的話

J

無稽之談—— 不真實的或虛假的事情

畸形發展—— 某壹部分發展過快而造成的整體不平衡狀態

憤世嫉俗—— 不滿黑暗的世道,憎惡不合理的社會習俗

若即若離—— 像靠近,又像離開。形容對人的態度保持壹定分寸,不遠不近。也形容兩事物間的關系不明確,難以捉摸

聲名狼藉—— 形容名聲極壞

迫不及待—— 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動的;忍耐不住地渴望的;未經慎重考慮急忙而猛烈的壹時沖動或急躁情緒

故伎重演—— 舊時的壹套伎倆重新施展出來

汗流浹背—— 形容滿身大汗。亦形容萬分恐懼或慚愧

草菅人命—— 菅:壹種野草。殺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艱苦奮鬥—— 艱難困苦的奮鬥。

(這又是查不到我自己編的,大家多包涵吧 :-)

戒驕戒躁—— 要避免和戒除驕傲自滿及浮躁的思想作風

矯揉造作—— 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弱不禁風—— 弱得受不住風吹。形容人體質虛弱

噤若寒蟬—— 冬天的蟬,壹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

兢兢業業—— 形容做事謹慎,勤奮刻苦,認真負責

不脛而走—— 沒有小腿卻能跑。形容消息等傳播迅速

涇渭分明—— 涇、渭二水,壹清壹濁,雖合流匯聚,卻清濁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迥然不同—— 差得很遠,非常不壹樣

笑容可掬—— 掬:兩手捧起。形容滿臉帶笑的樣子

絕無僅有—— 再也找不出來,極為罕見

K

同仇敵愾—— 全體壹致地抱著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

刻不容緩—— 急迫之極,壹刻不能遲緩

膾炙人口—— 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

功虧壹簣—— 堆山只虧欠壹筐土而沒有達到要求的高度。形容僅僅缺少再堅持壹下的努力而告失敗

L

味同嚼蠟—— 形容沒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語乏味,毫無生氣和感染力

百無聊賴—— 指思想感情無所寄托,感到很無聊

萬籟無聲—— 籟:古代的壹種簫。泛指聲音。萬籟:指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形容周圍環境十分寧靜

不寒而栗——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火中取栗—— 出自法國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說是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不但沒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腳上的毛燒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擔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

厲行節約—— 嚴格實行節約

雷厲風行—— 如迅雷,似疾風,形容辦事果斷、有力、迅速

再接再厲—— 堅持不懈,毫不松勁,不斷前進

變本加厲—— 本意謂比原來更加發展。後謂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多指缺點、錯誤)

勵精圖治——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浮想聯翩—— 聯翩,鳥飛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浮想聯翩就是飄浮不定的想象不斷湧現出來

流連忘返—— 形容沈迷於遊樂而忘了回去。後多指留戀某事,舍不得離開

余音繞梁—— 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余音回旋不絕

黃粱壹夢—— 比喻虛幻的夢想。典出唐·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飯尚未熟,只落得壹場空

寥寥無幾—— 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琳瑯滿目—— 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東西,出色的詩文,有用的人才很多

流芳百世—— 美名留傳於後代

光怪陸離—— 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語無倫次—— 話說得顛三倒四,言語沒有條理層次

滿腹經綸—— 形容人很有才學和智謀

M

蒙昧無知—— 愚昧,不通事理

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所達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散或壹切障礙皆被清除

靡靡之音—— 古指亡國的聲樂。現指淫靡而不健康向上的庸俗音樂。

彌天大謊—— 徹頭徹尾的謊言

秘而不宣—— 保守秘密,不對外宣布

綿裏藏針—— 喻外表看來溫柔,軟弱,實則內心刻毒強硬

明珠暗投—— 舊時比喻懷才不遇,這裏比喻好東西落到壞人手裏

死不瞑目—— 人死還不閉眼,形容雖死而心猶未甘

苦思冥想—— 苦苦思考

漠不關心—— 不放在心上,粗枝大葉

墨守成規—— 比喻拘泥於成見而不善於機變

N

劍拔弩張—— 表現出彼此的敵意或敵對的行動;準備交手

比喻形勢緊張,壹觸即發

P

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藥劑。後比喻照樣處理

浮想聯翩—— 聯翩,鳥飛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浮想聯翩就是飄浮不定的想象不斷湧現出來

路有餓殍—— 路邊有餓死的人

居心叵測—— 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Q

提綱挈領—— 提網之綱,挈衣之領。比喻舉其要領,扼其要害,就能理順關系,處事得心應手

怙(hù)惡不悛(quan-)——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委曲求全—— 勉強遷就,以求保全;顧全大局,暫時忍讓

R

庸人自擾—— 庸人:平凡的人;自擾:自己攪亂自己。指本來無事而去自找麻煩

當仁不讓—— 當:面對。仁:正義之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後以“當仁不讓”表示應做之事,就應積極主動去做,不能推托

麻木不仁—— 麻痹無知覺。比喻人對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任勞任怨—— 工作不辭勞苦,不怕受埋怨

耳濡目染—— 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S

莘莘學子—— 數量眾多的學生

海市蜃樓—— 由於光線在大氣層中的折射而產生的自然現象。壹般發生在沙漠地區和海邊,折射的光線把遠處的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異的幻景。古人誤認為是蜃(大蛤蜊)吐氣而成。後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

有恃無恐—— 因為有倚仗就無所畏懼或顧忌。含貶義

各行其是——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無事生非—— 沒事兒找事,人為制造矛盾,枉生是非

拭目以待—— 擦亮眼眼看著。形容對事情發展密切關註

各抒己見—— 各自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眾口鑠金——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壹詞,足能熔化金屬。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毛骨悚然—— 毛發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恐懼驚駭的樣子

鬼鬼祟祟—— 行事曖昧而不光明

T

紛至沓來—— 接連不斷地到來

恬不知恥—— 泰然處之,不以為恥

暴殄(ti?n)天物——任意糟蹋東西

鋌而走險—— 指沒有辦法,只得冒險

走投無路—— 形容走到無投身之地,前無生路

如火如荼—— 荼:開白花的茅草。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來形容軍容盛大,現在用來形容氣勢旺盛、熱烈或激烈

按圖索驥—— 驥:好馬、千裏馬;索:尋找。原指按照伯樂的《相馬經》去尋求好馬。引申為依照既得的線索去尋找目的物。諷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權變的人

老馬識途—— 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蛻化變質—— 蛻化,指昆蟲脫皮後外形往往有所改變。變質,指事物的本質變得與原來不同。蛻化變質,比喻人的思想受到腐蝕而發生質的變化

W

惘然若失—— 神情頹喪,好像失去所愛所戀的樣子。

癡心妄想—— 根本辦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實際的希望

恣意妄為—— 肆意為非作歹

蔚然成風—— 形容壹種事物盛行於壹時,壹地,成為壹種風氣

好高鶩遠—— 騖:通“務”,追求。喜歡追求高遠的目標。形容人不切實際而自命不凡

X

應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後多形容來人太多或事務繁雜,接待應付不過來

大顯身手—— 身手,本領、才能。充分地顯示出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