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

亡國之君的壹生,往往會被貼上“可悲”甚至是“窩囊”的標簽。

比如被嘲弄成“扶不起阿鬥”的劉禪,再比如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

有些時候真的不得不服命運,生在離衰敗只有壹步之遙的帝王家,末代君王該做怎樣的“掙紮”才能拯救自己的“子民”、甚至是自己的“國家”呢?

於顏小二看來,當年劉禪的“樂不思蜀”,更多是他審時度勢後“大智若愚”,他以阿鬥之罵名,留蜀國舊臣、舊人、包括自己最後壹絲安寧。

而周赧王在歷史上留下“債臺高築”等事跡,則是他維護“周”最後奮力壹搏的證明。

有人笑周赧王伐秦不成,反而“債臺高築”,最後投降亡國,於勞苦奔走的疲累中死去,覺得這是壹件極其窩囊的事情。

但於顏小二看來,周赧王的結局,或許從他在那個時代繼承王位的那壹刻開始,就已經註定。

但是作為壹個王,他放下身段做過最後掙紮,也衡量利弊作出最大“妥協”。

所以,周赧王的晚年,不能用“窩囊”二字定義,更多應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無力和生不逢時的不幸。

1、周赧王的掙紮:債臺高築

要說周赧王為何在後世被人貼上“窩囊”的標簽,可能與“債臺高築”這個典故有關。

據記載,周赧王作為周的第37任君主,那時的周已經“奄奄壹息”,周天子缺乏土地、資源,也沒有號令諸侯國的“威信力”。

“名存實亡”的態勢只差捅破“窗戶紙”。

而在那時,對於周赧王,或者其他諸侯國來說,他們有壹個***同的強敵,那就是“秦”。

在秦王稷的帶領下,秦向外擴張的勢頭十分兇猛,震懾天下。

周赧王於此倍感憂慮。

楚國為了遏制秦國,便以周赧王的名義號令各國協助伐秦。

而周赧王這邊則順水推舟,想借此機會集結各國大軍滅滅秦國威風。

當時無論是資源還是兵力都十分匱乏的周赧王為了促成聯軍伐秦事宜,準備的壹支五、六千人的軍隊,並向境內的富戶以“借劵”的形式籌到糧草、物資,然後和六國約定帶領大軍在伊闕會合。

結果到了約定那天,只有楚國和燕國派來了軍隊,加上周赧王的軍隊只有幾萬人,而秦人善戰本就名聲在外,同時秦軍有幾十萬人,這種戰役打下去無異以卵擊石。

由於其他諸侯國的失約,周赧王這場仗“不戰而敗”,而周赧王借用“物資”發放的債券,則無法償還。

於此,無法面對“債主”,周赧王只好去宮中壹個高臺躲避,歷史上便留下“債臺高築”壹說。

經此壹事,秦王稷則不打算放過“西周”,逼得周赧王“投降”,並拿走了周赧王的土地、人口,還拿走了象征周王室王權的“九鼎”,空掛壹個名頭。

毫無疑問,此舉傷害性極大,侮辱性極強。

而晚年的周赧王,關於他的死法是有爭議的,有說壽終正寢,但是更多是說他因為年老於奔波中死去。

2、“債臺高築”的周赧王真的“窩囊”嗎?

作為壹個王來說,打仗的物資都是借的,結果還“不戰而敗”。戰敗之後,找百姓富戶借的“物資”還不能歸還,只能在羞愧中於高臺躲避。

確實聽起來挺“揪心”的。

各位聽起周赧王“債臺高築”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比較“窩囊”?明白除了楚和燕以外其他諸侯國為何不出兵的原因之壹,或許就能明白,周赧王更多是“不幸”。

周赧王的“債臺高築”,源於他的“孤註壹擲”的冒險,而這冒險,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他看上去窩囊,不過是因為他敗了而已。

我們知道,周赧王時期,周天子的實力確實太差了。

土地、資源、威信等等還不如當時的諸侯國。

楚國鼓搗六國聯軍攻打秦國,不過是利用周赧王名義上的“天子”身份而已,這壹點我們知道,當了這麽些年的王,周赧王能夠不知道?

而周赧王如果此時不借此機會壹搏,被秦國吞並是遲早的事情,而且還不容自己反抗。

如果周赧王能夠集結六國軍隊,那麽面對秦國幾十萬虎狼之軍,尚有勝算。

或者這麽說,這次楚國煽動的聯軍伐秦,是周赧王的最後壹次“翻身”機會。

贏了,周王室或許還能比當前境況更好些。

輸了,將萬劫不復。

而秦那些年大舉擴張土地,與其他諸侯國各有“結怨”,聯軍伐秦,其他諸侯國未必不願。

只是周赧王可能在壹個地方失算了,這也是促成周赧王“債臺高築”的核心要點:那就是用“借劵”籌集物資,這讓其它諸侯國看清“周天子”的實力。

周赧王如此弱,各有算盤的諸侯國不願出兵,這也不是不能理解。

也就是說,周赧王聯軍伐秦是需要勇氣的“釜底抽薪”之舉,不能說是“窩囊”。

若真的“窩囊”,大抵會畏懼秦軍虎狼之名,繼而避而遠之。

而“債臺高築”以及在得罪秦王稷之後,被奪取土地、人口和九鼎,則是周赧王“釜底抽薪”失敗後的“代價”。

而這個“代價”,他也踏踏實實承受了。

3、他或許只是不幸和無力

寫在最後,顏小二想說,當年周赧王這個境況,即便是把秦王稷放在周赧王的位置或許都“無力回天”,而在秦國如此強大,面對心懷異性的其它諸侯國,還能順水推舟、孤註壹擲、釜底抽薪去張羅伐秦事宜,這不是壹個窩囊君主會做出來的事。

或許,歷史上的周赧王,只是不幸、無力罷了。

各位怎麽看?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