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口出不遜、對酒當歌、只雞鬥酒、屯糧積草
老驥伏櫪
讀音:[ lǎo jì fú lì ]
釋義:比喻有誌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誌。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例句:?老驥伏櫪的老王,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自行打理,不願勞駕別人。
對酒當歌
讀音:[ duì jiǔ dāng gē ]
釋義:對著酒應該放聲高唱。 原意是人生時間有限,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
出處: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例句: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口出不遜
讀音:[ kǒu chū bù xùn ]
釋義:遜,謙遜、恭順。 說出的話非常不謙遜。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卻說關公正坐帳中,忽探馬飛報:‘曹操差於禁為將,領七枝精壯兵到來。前部先鋒龐德,軍前擡壹木櫬,口出不遜之言,誓欲與將軍決壹死戰。兵離城止三十裏矣。’”
例句:他口出不遜,立即引起了公憤!
只雞鬥酒
讀音:[ zhī jī dǒu jiǔ ]
釋義:準備好壹只雞,壹壺酒。原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後也指招待來客。
出處: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鬥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例句: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鬥酒聚比鄰。
屯糧積草
讀音:[ tún liáng jī cǎo ]
釋義:儲存糧食和草料。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
例句:看趙玨在襄陽招兵買馬,屯糧積草,他潘昱便也眼熱心饞,蠢蠢欲動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