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道而進: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壹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壹擊可擒也。”
倍道而進造句:
1、四面八方的敵對玩家都向自己的方位倍道而進,勢不可遏。
2、主公可分兵兩路,壹路經濟陰往東郡以救兗州、壹路輕裝倍道而進,直取陳留。
3、關羽奉命為大軍先行,率本部精騎,輕裝倍道而進,早於數日前到達,並於巨鹿以東三十裏處,當曲周方向立下營寨。
4、壹個人,壹把刀,眼疾手快,倍道而進,半小時不到,風揉雪便超軼絕塵的破林而出,留給了幽暗密林壹個拉長的背影。
5、幽州距青州千二百余裏,劉備心急,當下壹並帶了來送牒文的青州信使,軍士壹律輕裝簡行,策馬狂奔,倍道而進,不到四日,竟至青州城下。
擴展資料: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在有關三國故事的宋元話本、戲曲和軼事傳聞的基礎上,依據晉代陳壽所著的《三國誌》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誌》所作的註,所進行的藝術加工再創作。
《三國演義》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描述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壹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壹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壹群叱咤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