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改變的成語如下:
1、判若兩人[pànruòliǎngrén]
釋義:形容某人前後的言行明顯不壹致,像兩個人壹樣。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例句:瞧他在賽場生龍活虎的架式,簡直和平時判若兩人。
2、脫胎換骨[tuōtāihuàngǔ]
釋義:原為道教修煉用語。漢魏伯陽《參同契》卷上:“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鉛(壹作飴)。”後比喻重新做人。
出處:宋·葛長庚《沁園春·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雲端。”
例句:知識分子必須與工農相結合,到火熱的鬥爭中去錘煉自己,來壹個脫胎換骨的改造。
3、洗心革面[xǐxīngémiàn]
釋義:清除壞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自新。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劄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例句:對犯罪分子進行勞動改造,是為了使他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4、改頭換面[gǎitóuhuànmiàn]
釋義:指表面上改變壹下,實質上跟原來的壹樣。唐寒山《寒山詩》二壹三首:“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
出處:唐·寒山《寒山子詩集·寒山詩》:“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
例句:這部作品在內容和觀點上都有錯誤,只是改頭換面,修修補補,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5、面目壹新[miànmùyīxīn]
釋義:樣子完全變新(指變好):這個工廠經過改建,已經~了。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內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麽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壹新的結論了。”
例句:三年時間的整頓治理,這條小河終於又面目壹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