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冒天下之大不韙”這個成語出自何處?

“冒天下之大不韙”這個成語出自何處?

“冒天下之大不韙”這個詞語我們經常使用,意思是公然去幹普天下公認為罪惡極大的事。韙,是、對;不韙,不對、錯誤。“大不韙”原為“五不韙”,出自《左傳·隱公十壹年》:“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與戰於竟,息師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人之將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詞,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春秋時期,息國和鄭國發生了矛盾。息侯便率兵攻打鄭國,鄭伯和息侯在“竟”這個地方發生了戰爭,結果主動進攻的息國軍隊大敗。《左傳》上評價說,息國之所以戰敗,主要犯了五大錯誤:壹是不估計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對方高,是否以德行在處理內政和外交事務。二是不量力而行,不考慮自身實力的強弱,就要去和當時國力強盛的鄭國去較量。三是不親親,意指兩國國君本為同姓,是親屬而不彼此關愛。這源於周朝的分封制,鄭國的第壹個國君是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息國和鄭國均為姬姓之國,是親戚。四是不征詞,指雙方產生矛盾後不通過談判或言語溝通的方式來化解,而直接訴諸武力。五是不察有罪,指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諸侯無王命,入人之國,罪已大矣。”東周禮制認為,在沒有周天子的允許下進入他國,侵犯鄰國領土是有“罪”的。?

《左傳》中對於戰爭爆發的原因語焉不詳,所以“五不韙”的論斷是否準確難以下結論。但實力不濟是肯定的,壹個小國要經過陳、蔡等國長途行軍進攻壹個實力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其結果可想而知。 後來人們就用這個典故來表達公然去幹普天下公認為罪惡極大的事。多用作譴責、聲討。也作“犯天下之不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