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中國吉祥畫中,在梅樹旁祝福人活到70歲的是什麽動物?

中國吉祥畫中,在梅樹旁祝福人活到70歲的是什麽動物?

松樹+仙鶴=松鶴延年

貓+蝴蝶=耄耋(貓蝶諧音)

哦.......還有......

鶴與松與龜的組合。有“松鶴圖”,是由松與鶴組成的圖案。松是長壽之木,古人崇拜松,將松壽命長的特點加以神秘化,遂使松成為人們生活中長壽不老的象征物。祝壽圖用松,正是取其長壽之意。鶴在我國傳統信仰中,是仙氣十足的吉祥物,象征著成仙長壽。鶴的

形體超凡脫俗,舉止優雅,所以跟仙扯上了聯系,鶴中的丹頂鶴被稱為仙鶴。古人相信鶴是長壽仙禽。《淮南八公相鶴經》說:“鶴者,因金氣依火精以自養,金數九,火數七,故七年小變,十六年大變,百六十年變止,千六百年形體定。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頭赤,食於水,故其喙長,軒於前,故後趾短,棲於陸,故足高而尾調,翔於雲,故毛豐而肉〓。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生,大壽不可量。……”這種關於鶴長壽的奧秘的幻想,寄托了人們成仙與長壽的願望。南朝宋人劉敬叔《異苑》卷三記有壹則故事,說晉時兩只白鶴知

道傳說中的堯帝時代發生的事情,可見其壽命之長。“晉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於是飛去。”由這則傳說,遂引出了成語:“鶴語堯年”,以比喻歷時之久,見識之多。在道教中,鶴是仙人的象征,具有仙風道骨者往往具有“鶴發童顏”的特征。《世說新語》有壹則記載說:王恭披上鶴羽做成的氅裘,孟昶評價說“真神仙中人也”。從這則記載可以看出,古人心目中的仙人與鶴有著形神壹致的特點。鶴甚至還可以是仙人的化身。典籍中又記有人化鶴而成仙的傳 聞。《搜神後記》卷壹說:“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續搜神記》也記有這則傳聞,記丁令威化鶴後勸人學道成仙:“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壹鶴集,徘徊空中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去,空伴冢壘壘。’遂上沖天。”當然,在更多的時候,鶴是成仙者成仙的工具,成仙者往往乘鶴而升在,同時,鶴也是仙人雲遊四方的坐騎。南朝梁人殷蕓《小說》卷六說:“有客相從,各言其誌。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貲材,或願騎鶴上升。其壹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鶴是古人寄托成仙夢想

的實物,象征長壽的吉祥物,所以常與長壽之松木相結合構成長壽圖。鶴也常與龜相結合構成長壽圖,因為龜也是長壽的動物,這壹點前文已述及。

祝壽圖還有以“壽”字構圖的,可稱為“壽字紋”。既有多字構圖的,如“百壽圖”;也有單字構圖的,其字形長的稱“長壽”,圓的稱“圓壽”或“團壽”。

多字構圖的百壽圖,是摹寫古今各體“壽”字壹百個構成的圖紋。又可分兩種類型。壹種類型是在壹個大壽字的寬大的筆畫框內,布滿壹百個不同字體的“壽”字。另壹種類型是將壹百個不同體的“壽”字,分十行排列,每行十個,構成方塊形;或將壹百個“壽”字壹圈圈列,構成圓形圖案。百壽圖至遲在宋朝已經出現。清朝錢增《讀書敏求記·字學百壽圖》說,南宋紹定時靜江令史謂於夫子巖刻百壽字。明朝百壽圖已十分流行。明正德時昆明趙壁編《百壽字》壹書,分為24種。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則記載壹件家藏的百壽圖:“禦史張(學攵)之,家藏大壽字壹幅,自其始祖所遺。字高四尺有七寸,楷書黑文,其點畫中,皆小壽字,白文作別法,滿百無壹同者。”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提到過百壽圖,其圖放在圍屏上。該書第七十壹回說:“賈母問道:‘前兒這些人家送禮來的,***有幾家有圍屏?’鳳姐兒道:‘***有十六家,有十二架大的……壹面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百壽圖是深受歡迎的祝壽禮品,壹直傳承不衰,至今仍用以祝壽。近年,山西篆刻家許若石又創作了壹幅篆刻作品“千壽印”,長達30米,***由1050方壽字印章組成。印文有甲骨文、小篆、漢印、魏碑、古幣文、瓦當文及楷、草、行、隸諸體,還有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文字,可以說是集中華各民族古今“壽”字字體之大成。

單體“長壽”紋與“圓壽”紋,都是圖案化的字符,與其說是字,不如說是圖案。另外,單體“壽”字紋又有附加圖案的,如“如意壽字團”,在圓形壽紋邊圍飾如意圖案;又如

“五福捧壽”,繪五只蝙蝠圍成圓圈,圈中壹個圓形壽紋等等。這些壽字圖紋多用於祝壽場面,貼在門上、墻上及各種用具上,甚至印制在老人的衣服、被蓋、枕頭等上面,以祈福納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