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絲不茍的意思是: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細致,壹點兒不馬虎。
壹絲不茍,是漢語的壹則成語,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這則成語意思是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細致,壹點兒不馬虎。其結構為主謂式,多用於書面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
“上司訪知,見世叔壹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後人從這句話剪裁出“壹絲不茍”成為壹則成語。
成語故事:
明朝時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壹天,鄉紳張靜齋與舉人範進相約去拜訪高要縣知縣湯奉。湯知縣置酒招待他們。席間有位老者給湯知縣送來他和其他幾個信奉回教的人拼湊起來的五十斤牛肉。
湯知縣壹向貪贓受賄,而且他也是個信奉回教的人,也十分想吃這牛肉,但又不敢違抗皇帝的禁令,壹時也不知該不該收下這壹份禮。於是問張靜齋:“妳是做過官的,有關禁止宰殺耕牛的事正該與妳商量。剛才有幾個信奉回教的人為了開禁,送來五十斤牛肉,請求我對他們稍微寬松些。妳看是接受還是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