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示例: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出處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願望是什麽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說話。
孟子便說:“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為了艷麗的色彩不夠看呢?是為了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夠盡量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麽,您的最大願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自己君臨中原,安撫四方落後的民族。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壹樣。”
宣王說:“竟然有這樣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重哩。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卻也沒有什麽後患。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費勁心力去幹,壹定會有災禍在後頭。”
宣王說:“可以把道理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假定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認為哪壹國會打勝呢?”
宣王說:“當然是楚國勝。”
孟子說:“顯然,小國的確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口很少的國家的確不可以與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的確不可以與強國
為敵。海內的土地,方圓千裏的***有九塊,齊國不過占有其中壹塊罷了。想用這壹塊去征服其他八塊,這跟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麽區別呢?大王為什麽不回過來好好
想壹想,從根本上著手呢?”
“現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旅行,天下痛恨本國國君的人都想到您這兒來控訴。果真做到了這些,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