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杉”組詞,組成語

“杉”組詞,組成語

杉1 〔shān ㄕㄢ〕

〔《廣韻》所鹹切,平鹹,生。〕

常綠喬木,高可達三十米以上。樹冠的形狀像塔,葉線狀披針形。果子球形。木材白色或淡黃,質輕,耐朽,供建築和制器具用。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杉樹碧為幢,花駢紅作堵。” 清 戴名世 《種杉說序》:“ 婺源 何翁 精於種植之術,而樹木以杉為貴,其獲利也多。” 楊朔 《畫山繡水》:“巖上長滿綠盈盈的案樹、杉樹、鳳尾竹,清風壹吹,蕭蕭颯颯的。”

杉2 〔shā ㄕㄚ〕

見“ 杉2木 ”、“ 杉2篙 ”。

杉子杉樹的種子。 唐 皮日休 《宿報恩寺水閣》詩:“往往竹梢搖翡翠,時時杉子擲莓苔。” 唐 皮日休 《樵火》詩:“山客地爐裏,然薪如陽輝。松膏作滫瀡,杉子為珠璣。”

杉2木杉樹的木材。

杉月杉樹間透過的月光。為月夜美景。 唐 孟郊 《送玄亮師》詩:“蘭泉滌我襟,杉月棲我心。” 唐 皎然 《和楊明府早秋遊法華寺》:“秋賞石潭潔,夜嘉杉月清。” 五代 齊己 《聽李尊師先生彈琴》詩:“仙子弄瑤琴,仙山杉月深。”

杉材杉樹的木材。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壹·杉》[集解]引《名醫別錄》:“杉材(氣味)辛,微溫無毒,(主治)臁瘡,煮湯洗之無不瘥。”

杉板杉木板。 宋 米芾 《書史》:“ 唐 禮部尚書 沈傳師 書《道林寺》詩在 潭州 道林寺 四絕堂 ,以杉板略薄,布粉不蓋紋,故歲久墨不脫。”

杉板子即舢舨。壹種用槳劃的小船。 清 怡雲軒主人 《平夷錄·粵信》:“查 英 夷兵船只有三只,余皆杉板子。”

杉松1.杉樹與松樹。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四:“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唐 韋應物 《對春雪》詩:“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2.樹名。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線型,先端尖或鈍,球果圓柱形。分布於 長白山 及 吉林 山區,為 東北 主要用材樹種之壹。也稱沙松、東北杉松。

杉刺子杉樹的枝葉。《水滸傳》第七四回:“卻是 黑旋風 李逵 看見了,睜圓恠眼,倒豎虎須。面前別無器械,便把杉刺子撧蔥般拔斷,拿兩條杉木在手,直打將來。”

杉徑杉樹林中的小路。 宋 朱熹 《萬杉寺》詩:“門前杉徑深,屋後杉色奇。”

杉船即舢舨。壹種用槳劃的小船。 清 魏源 《籌海篇》上:“我火船攻其壹船,則各船之礮皆可環擊,並分遣杉船小舟救援。”

杉2槁杉篙。《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說著,拉了 安公子 擠到放卷子的那個杉槁圈子跟前。”《解放軍報》1976.12.27:“ 毛主席 家鄉 湖南省 的林業工人,聽說紀念堂工地需要杉槁,立即……到堆積如山的杉槁堆裏,挑選出最好的杉槁,編成木排,發往 北京 。”參見“ 杉2篙 ”。

杉槽漆斛指浴所。 宋 蘇軾 《宿海會寺》詩:“大鐘橫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傾,本來無垢洗更輕。” 王十朋 集註引 師民瞻 曰:“杉槽漆斛謂浴室也。”

杉瘤杉贅。 唐 皮日休 《二遊詩·任詩》:“杯杓悉杉瘤,盤筵盡荷葉。”參見“ 杉贅 ”。

杉2篙杉樹樹幹砍去枝葉後制成的長而直的桿子。常用來搭腳手架或撐船等。如:船工用杉篙把船撐離河岸。

杉錦杉木紋理細密而美者之稱。後亦指紋理如杉木的絲織物。《埤雅·釋木二》:“梀謂之綾,杉謂之紗,檖謂之羅,羅亦有華者,俗謂之羅錦。羅錦猶言杉錦、梀綾也,羅錦明,杉錦暗。”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杉錦梀綾》:“言檖木之文如羅,杉木之文如綾也。初則木文如織,後則織文如木,故有檖羅、杉錦、梀綾之號。”

杉贅杉樹上贅生的木疙瘩。 唐 皮日休 陸龜蒙 《夜會問答》詩之二:“癭木杯,( 龜蒙 問 日休 )杉贅楠瘤刳得來。莫怪家人畔邊笑,渠心祗愛黃金罍。”

杉雞見“ 杉雞 ”。

杉關在 福建省 光澤縣 和 江西省 黎川縣 邊境。 武夷山脈 杉嶺 的重要山口,為 閩 贛 兩省的交通要沖。《元史·順帝紀八》:“十壹月癸卯,大 明 兵取 處州路 。戊申, 陳友諒 兵陷 杉關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福建壹·杉關》:“ 杉關 在 邵武府 光澤縣 西北九十裏,西至 江西 建昌府 百二十裏,有 杉關嶺 ,置關其上,為 江 閩 往來之通道。” 清 陳夢雷 《絕交書》:“壹面遣人由山路迎請大兵,道由 杉關 ,壹鼓可下。”

杉雞亦作“ 杉雞 ”。

鳥名。《太平禦覽》卷九壹八引 三國 吳 沈瑩 《臨海異物誌》:“杉雞,黃冠青綏,常在杉樹下,頭上有長黃毛,頭及頰正青如垂緌。” 唐 杜甫 《王兵馬使二角鷹》詩:“杉雞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 宋 謝翺 《故園秋日曲》之二:“茅茨竹外煙火青,杉雞啁唽向田鳴。”

杉蘿杉樹和女蘿。女蘿即松蘿,常大批懸垂高山針葉林枝幹間。 唐 朱慶餘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杉蘿。” 唐 方幹 《贈處州段郎中》詩:“杉蘿色裏遊亭榭,瀑布聲中閱簿書。”

杉籬謂杉樹並生環列,障隔居所,猶如籬落。 唐 李商隱 《復至裴明府所居》詩:“伊人蔔築自幽深,桂巷杉籬不可尋。”

杉1 〔shān ㄕㄢ〕

〔《廣韻》所鹹切,平鹹,生。〕

常綠喬木,高可達三十米以上。樹冠的形狀像塔,葉線狀披針形。果子球形。木材白色或淡黃,質輕,耐朽,供建築和制器具用。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杉樹碧為幢,花駢紅作堵。” 清 戴名世 《種杉說序》:“ 婺源 何翁 精於種植之術,而樹木以杉為貴,其獲利也多。” 楊朔 《畫山繡水》:“巖上長滿綠盈盈的案樹、杉樹、鳳尾竹,清風壹吹,蕭蕭颯颯的。”

杉2 〔shā ㄕㄚ〕

見“ 杉2木 ”、“ 杉2篙 ”。

杉子杉樹的種子。 唐 皮日休 《宿報恩寺水閣》詩:“往往竹梢搖翡翠,時時杉子擲莓苔。” 唐 皮日休 《樵火》詩:“山客地爐裏,然薪如陽輝。松膏作滫瀡,杉子為珠璣。”

杉2木杉樹的木材。

杉月杉樹間透過的月光。為月夜美景。 唐 孟郊 《送玄亮師》詩:“蘭泉滌我襟,杉月棲我心。” 唐 皎然 《和楊明府早秋遊法華寺》:“秋賞石潭潔,夜嘉杉月清。” 五代 齊己 《聽李尊師先生彈琴》詩:“仙子弄瑤琴,仙山杉月深。”

杉材杉樹的木材。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壹·杉》[集解]引《名醫別錄》:“杉材(氣味)辛,微溫無毒,(主治)臁瘡,煮湯洗之無不瘥。”

杉板杉木板。 宋 米芾 《書史》:“ 唐 禮部尚書 沈傳師 書《道林寺》詩在 潭州 道林寺 四絕堂 ,以杉板略薄,布粉不蓋紋,故歲久墨不脫。”

杉板子即舢舨。壹種用槳劃的小船。 清 怡雲軒主人 《平夷錄·粵信》:“查 英 夷兵船只有三只,余皆杉板子。”

杉松1.杉樹與松樹。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四:“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唐 韋應物 《對春雪》詩:“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2.樹名。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線型,先端尖或鈍,球果圓柱形。分布於 長白山 及 吉林 山區,為 東北 主要用材樹種之壹。也稱沙松、東北杉松。

杉刺子杉樹的枝葉。《水滸傳》第七四回:“卻是 黑旋風 李逵 看見了,睜圓恠眼,倒豎虎須。面前別無器械,便把杉刺子撧蔥般拔斷,拿兩條杉木在手,直打將來。”

杉徑杉樹林中的小路。 宋 朱熹 《萬杉寺》詩:“門前杉徑深,屋後杉色奇。”

杉船即舢舨。壹種用槳劃的小船。 清 魏源 《籌海篇》上:“我火船攻其壹船,則各船之礮皆可環擊,並分遣杉船小舟救援。”

杉2槁杉篙。《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說著,拉了 安公子 擠到放卷子的那個杉槁圈子跟前。”《解放軍報》1976.12.27:“ 毛主席 家鄉 湖南省 的林業工人,聽說紀念堂工地需要杉槁,立即……到堆積如山的杉槁堆裏,挑選出最好的杉槁,編成木排,發往 北京 。”參見“ 杉2篙 ”。

杉槽漆斛指浴所。 宋 蘇軾 《宿海會寺》詩:“大鐘橫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傾,本來無垢洗更輕。” 王十朋 集註引 師民瞻 曰:“杉槽漆斛謂浴室也。”

杉瘤杉贅。 唐 皮日休 《二遊詩·任詩》:“杯杓悉杉瘤,盤筵盡荷葉。”參見“ 杉贅 ”。

杉2篙杉樹樹幹砍去枝葉後制成的長而直的桿子。常用來搭腳手架或撐船等。如:船工用杉篙把船撐離河岸。

杉錦杉木紋理細密而美者之稱。後亦指紋理如杉木的絲織物。《埤雅·釋木二》:“梀謂之綾,杉謂之紗,檖謂之羅,羅亦有華者,俗謂之羅錦。羅錦猶言杉錦、梀綾也,羅錦明,杉錦暗。”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杉錦梀綾》:“言檖木之文如羅,杉木之文如綾也。初則木文如織,後則織文如木,故有檖羅、杉錦、梀綾之號。”

杉贅杉樹上贅生的木疙瘩。 唐 皮日休 陸龜蒙 《夜會問答》詩之二:“癭木杯,( 龜蒙 問 日休 )杉贅楠瘤刳得來。莫怪家人畔邊笑,渠心祗愛黃金罍。”

杉雞見“ 杉雞 ”。

杉關在 福建省 光澤縣 和 江西省 黎川縣 邊境。 武夷山脈 杉嶺 的重要山口,為 閩 贛 兩省的交通要沖。《元史·順帝紀八》:“十壹月癸卯,大 明 兵取 處州路 。戊申, 陳友諒 兵陷 杉關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福建壹·杉關》:“ 杉關 在 邵武府 光澤縣 西北九十裏,西至 江西 建昌府 百二十裏,有 杉關嶺 ,置關其上,為 江 閩 往來之通道。” 清 陳夢雷 《絕交書》:“壹面遣人由山路迎請大兵,道由 杉關 ,壹鼓可下。”

杉雞亦作“ 杉雞 ”。

鳥名。《太平禦覽》卷九壹八引 三國 吳 沈瑩 《臨海異物誌》:“杉雞,黃冠青綏,常在杉樹下,頭上有長黃毛,頭及頰正青如垂緌。” 唐 杜甫 《王兵馬使二角鷹》詩:“杉雞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 宋 謝翺 《故園秋日曲》之二:“茅茨竹外煙火青,杉雞啁唽向田鳴。”

杉蘿杉樹和女蘿。女蘿即松蘿,常大批懸垂高山針葉林枝幹間。 唐 朱慶餘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杉蘿。” 唐 方幹 《贈處州段郎中》詩:“杉蘿色裏遊亭榭,瀑布聲中閱簿書。”

杉籬謂杉樹並生環列,障隔居所,猶如籬落。 唐 李商隱 《復至裴明府所居》詩:“伊人蔔築自幽深,桂巷杉籬不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