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自古英雄出少年",能舉幾個例子嗎?

"自古英雄出少年",能舉幾個例子嗎?

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浮球之智。

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

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

(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壹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

秦甘羅,壹十二歲身為宰相;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壹十三歲(官)拜(為)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壹州之兵權,

施苦肉、獻連環、借東風、借雕翎、火燒戰船,

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

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壹位,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壹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二十七歲的霍去病早就少壯魁偉,英威高雄,提兵十萬橫邊朔,北擊匈奴王庭,封鎖狼居胥了;比爾蓋茨已經投筆從商,開始為信息時代的微軟帝國奠基;雄姿英發的三國周郎赤壁,青春儒鋼,談笑間檣櫓與百萬雄師灰飛煙滅。自古英雄出少年,真所謂“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霍去病 19歲封驃騎將軍

晏殊7歲中進士

王勃13歲寫《滕王閣序》

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張也點頭贊許,有感而發道:“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明顯、就應了他所求之事吧!可惜!可惜!我膝下無子,要得妳這樣壹子劉秀

陳元方,名紀,字元方,東漢穎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在《世說新語》裏,直接介紹陳元方言行的至少有八條,分布在《德行》《言語》《政事》《方正》《規箴》《夙慧》六門。這八條記錄,除了《德行》之10的內容(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裏,兩不失雍熙之軌焉)為空泛評價的話以外,其余的七條,都是七個精彩的瞬間,記載了陳元方和他的家人們的生活。

要說陳元方,得先說他的父親陳太丘。“太丘”本是河南壹個地名,陳元方的父親陳實(音為“實”,字為寶蓋頭下面壹個“是”)曾經是那裏的行政長官,所以後人稱他為“陳太丘”。這人為官清廉,家裏簡陋到連拉車的仆役都沒有。應宰府招見的時候,叫大兒子陳元方親自拉車,車上坐著老爺子抱著小孫子長文,二兒子季方則隨後挑著行李。到了宰府,主人設宴招待他們,當時的八大名士號稱“八龍”,壹個給他們開門打簾,壹個行酒,其他的六龍輪番布菜。可見陳家父子所得到的禮遇是非常非常高的(見《德行》之6、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余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於時太史奏:「真人東行。」)這壹道獨特的風景成為當地的奇聞,人們甚至給這父子三個畫像後廣為傳誦,說他們出行是“真人東行”,尊稱他們父子三人為“三君”。

陳老爺子壹生最得意的事情,應該是生了陳元方和陳季方這麽兩個才學見識都非常高明的兒子,並且這兩個兒子又給他生了很出色的孫子,陳家可謂滿門俊才。某天,元方的兒子長文和季方的兒子孝先爭吵,各自誇耀自己的父親的功業德品高,吵了好久爭不出勝負,這兩個娃娃跑到爺爺陳太丘那裏,要老爺子下結論。沒想到老爺子不緊不慢地說:“論學識品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長,互為兄長,難以分出高下優劣啊!”(見《德行》之8、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不知道小兄弟兩個聽到爺爺的決斷會不會滿意,但是爺爺的發自內心的得意和贊賞,以及後來長文孝文的才學出眾,卻不由得後世為父母的人生出些嫉妒來———生子孫若此,夫復何求!這個故事流傳很廣泛,並成了個成語叫“難兄難弟”。“難” 字讀陰平(即口語所說的普通話“壹聲”),本來是“各有長處,難以分出高下”的意思,到了今天,卻將“難”解釋成了“苦難”的“難”,“難”的讀音也成了去聲(即口語所說的普通話“四聲”),成了“壹起患難的人,***處同壹個困難境地的人”的意思。如今偶爾在壹些生僻的文章裏,也還是將“難”字讀陰平,意思是“譏諷同樣的壞”,取其原意的反意。不過後來無論哪種解釋,都已經不是原來的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