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10個成語解釋加造句

10個成語解釋加造句

 壹個成語往往背後有壹段故事。妳是不是在10個成語解釋加造句,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10個成語解釋加造句

 10個成語解釋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幹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10個成語造句

 明日黃花

 1、克拉克曾說過:?我天生禿頂!?的確如此,當他33歲那年首次上銀幕時,他們頭發已是明日黃花了。

 2、不錯,感情在她來說,已成為明日黃花。

 3、此前那些依靠化石燃料的設計不良的建築將成為明日黃花。我想每個人都應該適應這壹切。

 4、加頓?阿什先生2005年遊伊朗時寫的評論現在看起來似乎是明日黃花了。

 5、在風雲變幻的房地產界,今日英雄也有可能淪為明日黃花。

 6、到80年代中期,在糟糕透頂的壞運氣的襲擊下,特拉沃爾塔躲閃求生:他的確已是明日黃花了。

 7、四天之後―――?靠關系?拿到廉價土地、大量囤積土地卻不開發的?發跡捷徑?將成為地產界的明日黃花;

 火中取栗

 1、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麽。我們不能為別人火中取栗。

 2、他們不會允許自己被利用來為別人火中取栗。

 3、世人沈迷五欲之泥潭,如小兒舔食刀鋒之蜜,不足壹餐之美,卻有斷舌之危。亦如火中取栗,被貪魔所使!

 4、鵝絨軟長毛絨,平絨火中取栗和動產口只是其中壹小部分,他最顯著的特點。

 5、壹些公司以?火中取栗?的方式學習;壹些公司則從其它公司的錯誤中學習。

 6、妳們不能把我當成妳們的工具,替妳們火中取栗。

 7、只為爭搶分秒的時間,而冒險亂闖馬路,這中行為無異於火中取栗。

 8、交朋友不是流星趕月;交朋友不是守株待兔;交朋友不是火中取栗;交朋友不是如影以隨;交朋友不是走馬觀花;交朋友不是枯木逢春。

 9、曹操想憑借戰船和兵多將廣的優勢,壹舉滅掉東吳,結果赤壁大戰,他成了?火中取栗?的笑柄。

 8、?是啊,這壹切已是明日黃花!他說道,他臉上自然流露著幸福的童稚的微笑,這個年輕人於是酣然入睡了。

 9、兩年沒去書店,閱讀大部頭書本對我已是明日黃花了。

 10、在許多歐洲人看來布什比失敗者還要差勁,他如今不過是明日黃花。

 萬人空巷

 1. 電視裏傳來足球隊奪冠的消息,壹時萬人空巷,人人出來慶賀。

 2. 電視連續劇《渴望》的播放,在全國各大城市產生了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應。

 3. 聽說山伢子帶回來壹個洋媳婦,觀看的人萬人空巷,那麽寬的街道都已人滿為患了。

 4. 喜訊傳來,首都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興高采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遊行。

 5. 這雄壯的隊伍在大街上走過,路兩旁擠滿了歡迎的人們,幾乎萬人空巷。

 不刊之論

 1. 這本著述的論斷和觀點已是不刊之論。

 2. 從那時起,這壹結論就被很多人當成了不刊之論。

 3. 這篇論文,言辭鑿鑿,所提出的論點也不容置疑,堪稱不刊之論。

 4. 他寫的評論從事實動身,有理有據,語言鋒利,思維深入,讓人無可辯駁,屬於不刊之論。

 5. 魯迅的雜文語言犀利,思惟深刻,都屬於不刊之論。

 6. 亞聖所謂民貴君輕,至今還是不刊之論。

 7. 他是個自以為是的人,老是認為本人說的話是不刊之論,實在已被良多人所嘲笑了。

 8. 我對爺爺說的話總是我行我素,總認為他說的話是不刊之論,十分在理。

 9. 對這些不刊之論,他是堅信不疑。

 10. 這些演繹跟定性,今天看來仍為不刊之論。

 11. 在他們看來,這些定律已成為不刊之論。

 12. 因為受到的教導的不同,別人看似騙人的貨色,他卻感到是不刊之論。

 不為已甚

 1、見到他識趣,曾平也就不為已甚,重重哼了壹聲,走過來在案板上放下了豬肉,再次對著那二牛道:?給我切三斤好肉!?。

 2、說什麽契丹人分明是借口,英零娛不為已甚,眼瞼壹垂,算是答應。

 3、曹子余不為已甚,又問她:?我們要去哪裏?。

 4、既是雅素公主求情,那我就不為已甚了!

 5、嶽飛不為已甚,並沒有過於為難趙楚兩家,在李八少的建議下,只把兩家逐出了應天府。

 6、管事太多了?妳不服氣是麽?我雷霆大爺不為已甚,快些自行了斷,不然全船休想有壹人活命!

 7、眾嶽飛既已說出此言,黃縱也不為已甚。

 8、比埃爾不為已甚,馬馬虎虎回了個法師禮。

 望洋興嘆

 1、老張有心幫他,但苦於條件不夠,只能望洋興嘆。

 2、我早想制作壹個航空模型,但多次努力均告失敗,只能望洋興嘆了。

 3、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了,地面指揮中心的工程師們只能望洋興嘆,他們鞭長莫及。

 4、我想在電腦上看電視,可是沒有聲卡,也只能看著耳機望洋興嘆了。

 5、看著北京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許多小城市對此只能是望洋興嘆

 6、狐貍望著懸崖對面的小白兔,只能望洋興嘆。

 7、那到期中考的試卷,比較著自己和別人的分數,真是有種望洋興嘆的感覺啊。

 8、班長年級第壹的成績令我望洋興嘆。

 9、他學習那麽好,我能做的只有望洋興嘆

 10、有個人得了98分就得意洋洋,但是有個人得了壹百分,他便望洋興嘆。

 不足為訓

 1、這樣的小錯誤對於整個項目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我們決不能只糾纏於細枝末節而忘了根本的目標。

 2、他對巴特勒先生的事業不滿意,總覺得其中有些東西不足為訓。

 3、書本上講的也有不足為訓的。

 4、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滿足於已有成績不足為訓,因眼前困難氣短更不可取。

 5、依此而否定翻譯學是壹門科學是不足為訓的。

 6、他認為這是自作多情,不足為訓。

 7、至於所謂聖人與天同憂樂,是出於教化後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為訓。

 8、這次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成分,故不足為訓。

 因人成事

 1、因人成事或許有時候能夠很大的幫助到我們。

 2、他認為與人合作便總會因人成事。

 3、眾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4、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

 5、他只會因人成事,壹點出息都沒有,真不想我張雅馨 的孩子。

 6、需要進行由管理者向領導者的角色變遷教育,管理者是因人成事的,重要的是這個?人?,如果能將註意力放在人上,角色變遷就成功壹半了。

 7、聰明的人都知道怎麽樣因人成事。

 8、學會因人成事不等於讓我們學會如何去利用別人。

 彈冠相慶

 1、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壹把交椅,他的同事彈冠相慶。

 2、他以陰謀手段奪取了政權,正在和同夥彈冠相慶,不料壹把刀突然刺進他的心窩。

 3、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壹把交椅,他的同夥彈冠相慶。

 4、當這種東西被殺死的時候,人面獸心的人將濟濟壹堂,彈冠相慶。

 5、但是在日本公司彈冠相慶之前,他們也許想弄明白這次難得的機遇很難是商業智慧的結果。

 6、美國傳統基金會建?***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他們彈冠相慶。

 7、抑或是只不過當無法達成***識時,措辭也跟著無法彈冠相慶了。

 8、明孝宗即位之後立即逮捕了兩人,使文武百官彈冠相慶。

 久假不歸

 1.圖書館對於借了圖書久假不歸者,給予嚴肅處理。

 2. 圖書館嚴肅批評了久假不歸的讀者。

 3. 借了公家或別人的東西都應及時歸還,不能久假不歸。

 4. 久假不歸,重以破棄,是非特逆胡之死罪,亦漢族之奇羞也!幕府奉茲大義,顧瞻山河,秣馬厲兵,日思放逐,徒以大勢未集,忍辱至今。

 5. 沒有,妳們號裏老是久假不歸,有也不借!

 6. 為占地自廣,借以養兵之計,久假不歸,布置已有成局。

 7. 慢藏誨盜,遂開門揖讓,裂棄土疆,以茍延旦夕之命,久假不歸,重以破棄。

 彈冠相慶的成語典故

 壹

 漢宣帝時,瑯琊人王吉和貢禹是很好的朋友,貢禹多次被免職,王吉在官場也很不得誌。漢元帝時,王吉被召去當諫議大夫,貢禹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彈去多年布滿的灰塵,準備戴用。果然沒多久貢禹也被任命為諫議大夫。

 二

 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悅取寵的,壹是豎刁,自宮入內,二是易牙,烹子媚君,三是衛開方,棄親求榮,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後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這三子(宋蘇洵稱之)無以施其伎倆。管仲壹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可耐,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寵帽來,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卷土重來。三人得勢入宮廷,終將齊桓公築高墻圍之,將其餓死。此語指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指壞人得勢,互相慶祝。貶義詞。

 三

 南朝宋(元嘉九年) 公元432年,南朝宋檀道濟因屢有大功,被封為司空,鎮尋陽。公元436年(元嘉十三年),劉義隆生重病,彭城王劉義康執政,擔心檀道濟會在劉義隆死後謀反,矯詔召檀道濟入朝。臨行前,其妻勸檀道濟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招,恐有大禍!?檀道濟不聽勸告,說:?我率師扺禦外寇,鎮守邊境,從沒有辜負國家,國家又怎麽會辜負我心呢?結果,檀道濟壹到建康,就被劉義康逮捕。檀道濟被抓時,狠狠地把頭巾拉下摔在地上,說:?乃復壞汝萬裏之長城!?最後,檀道濟與其子十壹人,及薛彤、高進之等親信將領都在建康被處死。消息傳到北魏,魏軍將領彈冠相慶:?檀道濟壹死,南方就再沒有可畏懼的人了!?

 檀道濟死後,南朝在軍事上轉入守勢,北朝則占據主動地位,屢次南征。後北魏曾南征至長江北岸的瓜步(在今南京市六合區東南,亦名桃葉山。此山距離南朝宋皇城石頭城直線距離僅有25公裏 ),宋文帝劉義隆登石頭城北望,面有憂色,長籲道:?如果檀道濟還在,怎麽會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