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撓腮、雞飛蛋打、七嘴八舌、茅塞頓開、壹葉障目等。
壹、抓耳撓腮?[ zhuā ěr náo sāi ]?
1、形容焦急而又沒辦法的樣子。
2、形容歡喜而不能自持的樣子。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譯文:大郎聽了之後,氣得抓耳撓腮,沒有辦法。
二、雞飛蛋打?[ jī fēi dàn dǎ ]?
雞飛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毫無所得。
出處:周驥良《吉鴻昌》:“只要他壹進關抄了咱們的後路,那就雞飛蛋打,不可收拾了。”
三、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 ]?
人多口雜,妳壹言,我壹語,說個不停。
出處:《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四、茅塞頓開?[ máo sè dùn kāi ]?
古人認為路不走則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會被堵塞。茅塞頓開是說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受到啟發,壹下子理解領會了道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
譯文:我沒有力氣,也沒有文采,得到妳的教誨,壹下子理解領會了道理。
五、壹葉障目?[ yī yè zhàng mù ]?
壹葉蔽目。
出處:毛澤東《論持久戰》:“壹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