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起承轉合
古人寫詩講究章法,把律詩、絕句的布局分為起、承、轉、合四個部份。清代學者劉熙載在《藝概》中對此加以總結:“起承轉合四字,起者,起下也,連合亦起在內;合者,合上也,連起亦合在內,中間用承用轉,皆兼顧起合也。”他認為,起承轉合之間有著辯證關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這是首尾呼應,而“承”和“轉”皆兼顧“起”與“合”,這是上下勾連,壹脈相承,因此,這四者之間互相依存,互為作用,有著嚴密的邏輯性。
舉個例子,如王維的五言絕句《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的首句說,紅豆生長於南方,次句借問春來又發出幾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後說,紅豆能引起人們的相思之情。四句詩,起、承、轉、合,十分清楚。
聯的脈絡
既然詩有起承轉合,有人問對聯是否跟詩壹樣,也有起承轉合呢?我想說,所謂的起承轉合,其實指的就是“脈絡”。詩有詩的脈絡,聯有聯的脈絡。但因為整體結構的不同,聯的脈絡和詩的脈絡在某些方面有著較大的不同。
詩,絕句或者律詩,不管是四句還是八句,這幾句都是壹個整體。就像寫文章壹樣,從前往後,開頭、中間、結尾,脈絡很清晰。而聯,可能是兩句,還可能是多句,但不管是幾句,聯的架構其實就是兩部分:上聯跟下聯。上下聯要互相對仗,要分成兩個部分懸掛或者展示。正因為聯有這個獨特的結構,它的脈絡和詩的脈絡就不太壹樣了。
聯的脈絡安排,以我個人經驗,大致可以有如下幾種模式:
壹,上下聯平行表達,統壹為立意服務。
這種脈絡安排,在對聯中很常見。通常是上聯表達壹件事,下聯表達壹件事,這兩件事或者互相對照,或者互相對立,但本質上是統壹為立意服務的。我們看幾個例子。
蘇振學宅(李向隅)
芳樹滿庭,如勾新釀;
青藤覆瓦,時落古歡。
此聯純寫景,題目是寫壹所宅子,那麽聯的整體立意肯定是圍繞著宅子的特點來寫了。那麽作者抓取了兩個意象來作為上下聯的切入點:壹個是樹,壹個是藤,這兩點都是作者所見。上聯寫庭院裏都是樹,那種翠綠的顏色仿佛是新釀出來的酒壹樣,讓人沈醉;下聯寫青藤長得很高,蓋住屋頂的瓦片,並且不時地落著花。古歡原指老朋友,而此處的表達可以用壹種近似通感的感覺來理解,青藤的花兒壹串壹串,偶爾落下來,確實有壹種古意的美好。此聯就是典型的上下聯平行結構,上下聯各寫了壹個景物,合起來表達作者對這所宅子的幽靜古樸而又生機勃勃的由衷贊嘆。當然,上下聯雖然平行,但不是割裂的,作者用壹“新”壹“古”兩個對仗很亮眼的字,把上下聯有機地結合了起來,突顯出對聯作為壹種對仗文體的形式之美。
王昭君(陸天泓)
騷情何必多,比大漠中原,小女子自知冷暖;
頌論直須少,使高居遠定,上將軍豈讓琵琶。
此聯寫王昭君,上下聯也是並列結構,分別從“騷情”和“頌論”出發去表達。上聯的意思說,對於她被嫁到西域這件事兒,大家也不必太矯情,哪裏好哪裏不好,她自然是知道的。下聯的意思是,也不用覺得王昭君有多偉大,其實保家衛國這件事兒,根本上還是得軍隊去幹啊,他們可比壹個小女子厲害多了。此聯壹反通常觀點而寫出新意。脈絡上也是上下聯並列,而從形式上,作者用了“多”“少”、“小女子”“上將軍”這樣的壹正壹反的字眼安排,使上下聯的表達無形中對立統壹起來,張力便也產生了。
可以說,上下聯聯意並列這種形式,是我們寫聯最常見的壹種脈絡安排。正是因為對聯獨有的上下聯對仗的結構,這種脈絡安排就非常便於我們安排立意的表達。上下聯互相獨立而又有著內在的聯絡,從而形成了整體立意的表達。
在運用這種脈絡安排的時候,要切記,上下聯不能割裂開來,上下聯不能完全各說各的,互不搭噶,壹定要把上下聯作為整體立意觀點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並列而又互相補充或者壹正壹反,來為立意服務。
貳,上下聯勢同流水,壹氣呵成。
這種脈絡結構基本類似我們所說的“流水對”。上下聯的表達並不是並列的,而是順勢下來。我曾在對聯的構思十二法中講到過這種方法,基本是壹樣的。這種手法比較考驗作者的語言駕馭功底,因為安排不好,就很容易讓聯的氣脈變得很熟滑。上下聯要成流水,必須要脈絡壹貫到底。如果不能壹貫到底,則很容易越來越弱,不好看。舉幾個例子。
鎮江甘露寺(鄂容安)
到此已窮千裏目;
誰知才上壹層樓。
此聯是最典型的流水對,完全是從聯意上的流水承接,讓人讀完以後,有恍然大悟之感。
故鄉(輕雪)
風物已全非,不知粱間舊燕,江上孤帆,得棲何處;
浮生無所住,每疑隔水青崖,籠煙村樹,便是家山。
此聯上下聯也基本是流水之勢。上聯起句寫所見到的家鄉景物全非,便心生疑問,梁燕和孤帆能停留在哪兒呢?其實這問,也是替自己問,自己的心也無所棲處了。聯緊接著便寫“我”,家鄉、他鄉,皆無所住,現在經常仿佛看到那類似家鄉的景色,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家鄉壹樣。表達出壹種對故鄉的精神寄托。上下聯的意思基本是順接的,中間並無割裂。
從上面的聯可以看出,流水對可以是非常“湍急”的水,這種壹般在比較短的聯中可用。也可以是比較“悠遠”的水,上下承接不疾不徐,從聯意上順勢而為,自然過渡,而意思是壹脈相承,這種適用於壹些長壹點的聯作。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脈絡安排,就有點跟詩的起承轉合類似。比如第壹聯,上聯可以看做是起,下聯則是轉。第二聯,上聯第壹句是起,二三句是承,下聯第壹句是轉,二三句是合。也就是說,上下聯雖然在形式上是對仗的,但是從內容上來說並沒有斷開,是壹脈相承地去完成整體立意的表達。
三,上下聯各有側重,但在某些地方聯意有呼應。
此種脈絡安排,區別於第壹種上下聯在聯意上完全並列的形式。這種安排,上下聯的表達各有所側重,基本是並列的形式,但是從意思上看,往往下聯的結尾跟上聯起首有呼應,或者下聯的起首跟上聯的結尾有呼應,從而使上下聯妳中有我、我中有妳。舉幾個例子。
莫愁湖(金銳)
粉黛六朝香,依稀飛燕垂楊,裙屐重遊微醉客;
煙波今日局,說甚劫灰宿草,英雄尚有未拋棋。
寫莫愁湖聯,壹般不能拋開英雄、兒女這兩個因素。此聯作者也是如此,上聯寫“粉黛”,下聯寫“英雄”,聯意基本是並列的感覺。然而作者在處理的時候,卻沒有把上下聯聯意完全獨立起來。上聯起句懷古,後二句則寫到自己的遊蹤,“裙屐重遊微醉客”,說明自己是在微醺的時候來遊覽此湖,並且從飛燕垂楊想到了“粉黛六朝香”。而下聯起句則承接上聯末句而來,我在此遊覽,看到了眼前的煙波,這煙波就仿佛今日的時局壹樣讓人捉摸不透,後二句再承接下去,回到懷古的方面。可以說整聯上下聯脈絡很清晰,而其中又有些曲折回環之手法。
甲秀樓(壹脈花香)
樓乃千古佳人,得南明壹水、靜以相偎,***伴鰲頭待知己;
我原九州過客,看遠近諸峰、呼之或出,欲攜雲外隱仙蹤。
此聯是我寫甲秀樓的,聯的總體脈絡是上聯寫“樓”如何,下聯寫“我”如何。但是在表達過程中,上下聯又有互通互補之處。首先上下聯的二三句不管是從樓的角度去寫還是從我的角度去寫,其實是合起來描寫了甲秀樓所處的環境之“幽美”。下聯的結句也是呼應上壹聯的起句和尾句的,因為樓美得像壹位佳人,在等待知己,而我自己感覺就像她的知己壹樣,想把她帶到那美麗的山峰之間去隱居起來。整體表達了樓的美以及我對樓的喜愛。
從上述兩聯可以大致看出,這種脈絡安排,上下聯在各自相對並列的表達中還有互相滲透。不管是承接也好,還是照應也好,都是為了使整體的表達更豐滿、更立體而做的安排。切記這種安排不能太過於混亂和糾結。如果那樣的話,就顯得脈絡不清晰了。
肆,長聯上下聯內各自的脈絡安排。
上述幾個方面是講的對聯整體的脈絡安排可以怎麽做。那麽也要講壹下上下聯單比的脈絡怎麽安排,尤其是長聯。短聯的話,壹句或者兩三句,比較好處理,也不容易寫得糾結。而如果上下聯單比的句子到了四句以上,這個時候,就要註意其脈絡問題。
上下聯單比的脈絡安排,是可以參考詩的起承轉合的。當然,因為很多時候,單獨的上聯或者單獨的下聯不足以構成完整的立意表達,因此在脈絡安排的時候,起承、轉合往往會區分的不那麽清晰,有時候在壹兩句之內就完成了起承或者承轉或者轉合。但不管怎樣,這種似承轉合的思維是要有的,因為它代表著句子之間的邏輯和張力。如果忽略了起承轉合,要麽句子邏輯不清楚,要麽句子之間很平,缺少起伏,缺少呼應,那都會使表達不夠。舉幾個例子。
揚州鑒樓(破繭成蝶)
斯樓何所有,戶牖排雲,檐楹橫鬥,翛然與說神仙,宜喚起百八鐘聲,淹留燈火;
壹炬太無聊,殘灰未燼,弗日即興,誠為後來鑒者,不妨以兩三壞壁,點綴乾坤。
此聯單比算長了。但是我們看作者對單比的脈絡安排。上聯第壹句是起,設問,問斯樓到底有特別,二三句承接,描寫其氣勢,“戶牖排雲,檐楹橫鬥”,後面三句基本就是轉合了,按說這麽美,應該是神仙住的地方,但是我卻覺得應該有百八鐘聲來喚醒某些人的“神仙”之夢。脈絡很清晰。下聯也是如此。第壹句起,二三句承接,後三句也是轉合。這樣安排,雖然句子很多,但不會覺得不順,也不會覺得很滑,而是有張力在其中。
嶽陽樓(竇垿)
壹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聯是壹副很出名的嶽陽樓聯。雖然長,但讀起來酣暢淋漓,其原因就是作者脈絡安排得很清晰。我們看上聯,起句就是起,問樓奇特在哪兒,後面三四五六四個自對句則是承,來解釋其奇特之處。再後面四個問號,則是轉了,前面說的這些詩人啊、儒者啊、官員啊、抑或神仙啊,他們都來過,然而呢?結兩句,合。這些人都已經作古,而現在只剩下我在這潸然淚下。讓人頓生壹種蒼茫之意。下聯脈絡亦是如此。
因此,我們說,不管妳上下聯用的什麽脈絡安排,單比句內的表達,壹定要做到起承轉合非常符合邏輯。只有這樣安排好,才會使整體的聯的所謂“氣脈”暢通。如果連單比的脈絡都不曾梳理好,那更不用談上下聯的處理了。當然,在安排句子之間脈絡的時候,也要註意,起承轉合,不是順口溜,不是壹滑到底。這四個字代表的是張力。而這種張力,往往需要文字、架構、思力等各種因素統壹交織才會產生最大的效果。這種處理能力,自然是考驗寫聯者的綜合實力了。
律詩起承轉合,中間承轉是兩副對聯淺談格律詩的起承轉合 所謂起承轉合,是“詩文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另壹方面立論;‘合'是結束全文。” 展開來說,起承轉合就是創作詩文的基本章法。所謂‘起'就是“起頭”,也可稱之為“開頭”或“開端”。“萬事開頭難”。古人創作詩歌非常重視起頭,並且對起頭有很多講究,有所謂的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單起、對起等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興寄托,或寫景,或抒情,或敘事等等等等。詩文創作,頭如果起得好,就能收到先聲奪人之效;所謂‘承'就是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據情路、景路、理路,將上下文之間緊緊地聯絡起來,上下關聯,前後呼應,或總接,或分承,或暗接,或明順,或舒緩,或湍急,或如徐徐春風,拂面而來,所謂‘轉'就是轉折、轉換,由情轉到景,由景轉到情,由彼轉到此,由此轉到彼,由事轉到理,由理轉到事,由物轉到人,由人轉到物,或順勢而轉,或乘勢而上。壹首詩寫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轉',如果轉得好,轉得神,轉得妙,轉得出其不意,轉得出神入化,就能使作品跌宕起伏,勢若奔雷。 所謂‘合'就是結尾,結束全文。結尾往往是詩文的精華之所在,是作者抒 *** 感、表達誌向的重要環節。壹般來說,結尾有兩種結法,壹是明結,壹是暗結。明結就是通過結尾直抒胸臆,闡明事理,抒發感慨和豪情;暗結則是以事說理,借景抒情,用事件和景物來傳達、折射、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負,給人以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結尾往往是詩歌的 *** ,合得好,合得妙,就能使作品氣勢磅礴,慷慨激昂,意境深遠,引人深思,言雖止而意無窮。 格律詩是唐人在古體詩的基礎上創造的壹種新的詩歌形式。相對與古體詩來說,格律詩增設了許多附加的限制,它不僅在韻律上有嚴格的規定,在格式上也有嚴格的限制,不可越雷池壹步,如果越了雷池,就不是格律詩了。所以格律詩的創作比其它形式的詩歌創作,要復雜得多。 格律詩分律詩和絕句兩大類。律詩又分為五律、七律和排律(本文不討論排律)三種。五律和七律的格式為八句四聯,兩句壹聯。第壹聯稱為首聯,在章法上叫起句。第二聯稱為頷聯,在章法上叫承句。第三聯稱為頸聯,在章法上叫轉句。第四聯稱為尾聯,在章法上叫合句。壹聯之中上句稱為發句(又叫起句),下句稱為對句。中間的兩聯講究對仗。 絕句分為五絕和七絕。五絕和七絕的格式為四句兩聯。第壹句和第二句稱為首聯,第三句和第四句稱為尾聯。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就是“截句”,即擷取律詩的四句,或截首尾二聯,或截前兩聯,或截後兩聯,或截中間兩聯。從章法上看,首聯的第壹句為起句,第二句為承句。尾聯的第壹句為轉句,第二句為合句。
起承起承轉合的讀音, 起承轉合的讀音起 承 轉 合讀音
qi cheng zhuan he
第三聲第二聲第三聲第二聲
詩詞的 “起承轉合”?承接(順接)
轉接(轉折)
總結
其實就是肥皂劇的定性套路 先說說起因 然後順理成章壹段,再來個很重要的但是壹但就但到九霄雲外去了 也但到了自己思想的落腳點。最後來個大總結 就像大團圓結局壹樣~ 不是來表達壹些什麽懷才不遇就是思念家鄉什麽的 這種東西最沒勁了,就是無病 ***
什麽歌起承轉合大概有6首歌吧!
歌曲:best is yet to e
歌手:林壹峰 專輯:林壹峰的床頭歌
誰讓妳害怕聽情歌
太累人的起承轉合
歌曲:everything
歌手:王力巨集 專輯:心 .跳
故事裏的起承轉合有壹些忘記
做了多少錯誤的選擇
歌曲:我曾經愛過壹個人
歌手:彭佳慧 專輯:因為女人說
溫柔的限驕縱的等
起承轉合卻沒有結論
歌曲:start it underground
歌手:蛋堡 專輯:收斂水
他們要算數學數拍子數著壹個兩個八
讀中文了解起承轉合學譬喻法
歌曲:筆墨登場
歌手:胡彥斌
殊不知寫出來是特別的有份兒
起承轉合連線著橫豎撇捺兒
歌曲:兩個人心動
歌手:hotcha 專輯:shall we dance? sha
過程就像小說壹樣
有起承轉合按部就班
什麽叫“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解 釋
①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開端;“承”是承 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結束全文。
②比喻說話時的過渡。
③比喻固定呆板、矯揉造作。
出 處 元·範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泛指文章的做法
示 例 老舍《駱駝祥子》:“把大家都說在裏邊,而沒有~的痕跡。”
近義詞 承上啟下
起承轉合 近義詞成語: 起承轉合
近義詞: 承上啟下
拼音: qǐ chéng zhuǎn hé
解釋: 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處: 清·金聖嘆《西廂記讀法》:“有此許多起承轉合,便令題目透出文字。”
舉例造句: 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轉合,上臺去說幾句。 魯迅《而已集·通訊》
用起承轉合造句1、過去寫文章,特別講究起承轉合。
2、分析這篇文章,最好先從弄清它的起承轉合入手。
3、起承轉合雖屬舊詩文的結構章法,但現在寫議論文也要借鑒。
起承轉合的轉的讀音起承轉合,讀音qǐ chéng zhuǎn hé ,漢語成語,藝術創作常用的結構技巧之壹,舊時作文慣用的行文方法,後來逐漸泛指文章的寫作手法。出自元代範德璣的《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