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世說新語裏的成語故事

世說新語裏的成語故事

1、 難兄難弟 含義 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難分高下。後來多比喻兩人同樣壞。 出處 《世說新語?德行》第八條 原文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故事說明 潁川有個叫陳宴的人,自幼好學,辦事公道。後來做了縣官,更是廉潔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兒子叫元方,小兒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後來被朝廷任命為侍中,又想讓他當司徒官,但是他不幹,朝廷又封他為尚書令。因為陳宴、元方、季方的聲望極高,當時豫州的城墻上,都畫著他們父子三個的圖像,讓百姓學他們的品德。 元方有個兒子叫長文,季方有個兒子叫孝先。有壹天,他們為自己父親的功德爭論起來,都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來爭去沒有結果,便壹同來請祖父陳宴裁決。陳宴想了壹會兒,對兩個孫子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他倆的功德都很高,難以分出上下啊!”兩個孫子滿意而去了。 2、割席絕交 含義 割斷席子,表示斷絕交情,不再來往。常用來形容朋友絕交不再往來。 出處 《世說新語?德行》第十壹條 原文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 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說明 三國時,華歆、邴原、管寧被時人稱為壹條龍,華歆年稱龍頭,邴原居中為龍腹,管寧年為龍尾。 管寧和華歆(xin)在年輕的時候,是壹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倆成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得很和諧。雖則如此,但兩人的性格卻不同。管寧高潔,壹生不曾進仕;管寧則經世致用,功名累世。通過兩件小事,管寧目睹了華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嘆惋和失望,等到華歆回來以後,管寧就拿出刀子當著華歆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絕地宣布:“我們兩人的誌向和情趣太不壹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壹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3、小時了了 含義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三條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故事說明 李元禮就是李膺,東漢朝臣、名士,名氣很大。《世說新語?德行》有載:“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很多人就是因為有李元禮的欣賞和贊譽,就因此聲名大噪的。 孔文舉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孔融,漢末文學家,曾任北海相,故也稱孔北海。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義 字面意思是鳥巢傾覆了,其卵就會破。用來比喻壹人罹禍,全家都不得幸免。後也泛指事之整體被毀滅,其個體也無以保全。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五條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故事說明 據《魏氏春秋》記載:“(孔)融對孫權使有汕謗之言,坐棄市。”臨事,他的子女無動於衷。原來二人預料必被株連,故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為喻。 5、拾人牙慧 含義 牙慧,原指言談中所流露之智慧,後喻他人曾說之言論與見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壹言半語為己用,或抄襲他人之言論。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第二十七條 原文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故事說明 殷中軍,即殷浩,東晉人,學識淵博,善發議論,少時頗有名氣。曾封為建武將軍,取中原時戰敗,而遭免官,放逐至浙江信安。偕同者有其外甥韓康伯。韓康伯常中斷殷浩的發言,私表議論。壹天,殷浩見韓康伯又誇誇其談,便出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