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有什麽向木頭討魚的故事?

有什麽向木頭討魚的故事?

成語“緣木求魚”出自孟子惠亮王上。

戰國時期,齊宣王在春天仰慕齊桓公和晉文公的霸權,想通過發動戰爭來擴張領土,樹立威信,稱霸世界。孟子去見齊宣王,對齊宣王說:“我聽說妳想通過戰爭征服世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要想讓全世界臣服於妳,首先要把國家治理好,實行仁政,讓所有的官員、農民、商人甚至旅行家都願意來找妳。如果用武力征服,就像爬樹捉魚(‘樹邊尋魚’),根本達不到目的。"

邊緣,攀爬。“樹邊尋魚”就是爬上樹找魚。比喻方向和方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是徒勞的。

擴展數據:

生活中從樹邊找到壹條魚並不少見。比如,人民網發表的壹篇文章說,用“垃圾桶陣列”治理亂丟垃圾是緣木求魚,深刻暴露了方法不對,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

200米長的街道上有150個垃圾桶,有圖有真相的新聞向人們展示了不壹樣的風景。據說此舉是“為了鼓勵市民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但放置“垃圾桶陣列”難免有乞魚之嫌。

第壹,“垃圾桶陣列”既不經濟也不環保。接近“手拉手”垃圾桶密集放置,必然導致壹定的生產成本,並造成不必要的環保資源浪費,違背了節約、資源優化、效率優先的環保原則。

第二,“垃圾桶陣列”也會擾民。有些生活垃圾腐爛後必然會產生異味,可想而知如此高密度的垃圾桶放在什麽樣的空間環境中。

第三,其實“垃圾桶陣列”是對人們衛生習慣的認知誤區。也就是為了容納和滿足人們生活的慣性,換取行人和遊客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的結果。這種“拋桶”的思維模式只是壹廂情願的幻想,甚至可以說是緣木求魚的壹種方式。

百度百科-從木頭的邊緣尋找魚

人民網-用“垃圾桶陣列”治理亂丟垃圾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