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棉花:絲棉。針藏在棉絮裏。形容剛柔並濟。也比喻外表善良,內心惡毒。
成語出自:清周生《醒世姻緣傳》:“那壹天,妳說妳們親熱,妳卻在棉花裏藏了壹根針。”
習語的簡單拼寫:mlcz
成語單詞:4個單詞
情感色彩:藏在棉花裏的針是壹個褒義詞
成語結構:更正式
成語時代:現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例子:他說話總是不露聲色,藏針在棉花裏。
同義詞:笑裏藏刀,口蜜腹劍。
反義詞:劍拔弩張。
成語語法:正式;作謂語、定語和狀語;
英文翻譯:藏在絲綿裏的針;溫柔外表背後的無情性格;外柔內剛。
說明:棉:絲棉。針藏在棉絮裏。比喻外表善良,內心惡毒;也比喻剛柔並濟。
來源:清·周升《醒世姻緣傳》:“那壹日,我說親昵,我在棉花裏藏了壹根針。”
例:王朔《玩的就是心跳》:“我是認真的,我是~,肚子裏全是珠子。”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心很惡毒。
棉花裏的壹根針藏著成語接龍。
後續:針切鐵,針端針線,腦針尖不倒。
後續:黑暗,針走,針動,大政方針,大海裏的針,大海裏的針,東海裏的針,針灸。
反接:濃濃綿綿,這份恨意揮之不去,揮之不去,瓜滿親情。
反接:薄料連續,連續,連續,連續,連續,連續。
成語故事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元雜劇作家石君寶身上。《曲江柳》第二折寫道:“笑以刀削皮削肉,而拔髓挑筋以針於棉。”清代另壹位小說家Xi·周生寫過壹本書《醒世姻緣傳》,他在書中說,“那壹天,妳說妳們親熱,妳卻在棉花裏藏了壹根針。”
我們先來看第壹個。大家可以明顯看出這句話用了壹種不講究格律的對仗手法。值得註意的是,這裏的“棉花”是絞索旁邊的,而不是木字旁邊的“棉花”。我為什麽要跟妳強調這個區別?壹是防止錯別字,二是因為這個字是這個字的壹個關鍵。“棉花”壹般指棉花,在中國並不太罕見;但“棉”指的是絲棉。在古代是非常好的紡織材料,普通人壹般很少有機會使用。
絲綿的質地很柔軟,但是裏面藏著壹根細針,肯定會讓人難以察覺,容易受傷。而這麽小的壹根針,卻能挑出骨髓,挑出筋來,實在令人毛骨悚然,對應上面那句“笑裏藏刀削皮割肉”。
這個詞的第壹個意思是形容對外貿易很善良,但內心很惡毒的人。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來源。能和親密這個詞對應起來應該是個不錯的狀態。絲綿是軟的,而針是硬的,說明人軟中帶剛,剛柔並濟。
這個詞的兩個意思,壹個貶義,壹個褒義,非常矛盾,理解和使用時壹定要註意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