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功立事
拼音: jiàn gōng lì shì
解釋: 猶建功立業。建立功勛,成就大業。
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誌·巴誌》:“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於世。”
舉例造句: 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2、建功立業
拼音: jiàn gōng lì yè
解釋: 建:建立;功:功勛;業:事業。建立功勛,成就大業。
出處: 宋·蘇軾《上兩制書》:“古之聖賢建功立業,興利捍患,至於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
舉例造句: 憑著這資格可以建功立業,也可以升官發財。
3、左建外易
拼音: zuǒ jiàn wài yì
解釋: 用不正當的手段建立威權,變革法度。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馬貞索隱:“左建,謂以左道建立威權也;外易,謂在外革易君命也。”王伯祥註:“左謂失正,外謂失中,故事乖常理叫‘左道’,也叫‘外道’。
4、破竹建瓴
拼音: pò zhú jiàn líng
解釋: 破竹:指順利無阻;建瓴:把瓶水向下傾倒,指不可阻擋。比喻極其順利,不可阻遏的形勢。
出處: 清·魏源《聖武記》第七卷:“由昔嶺中峰直抵葛爾崖,實有破竹建瓴之勢。”
舉例造句: 我們已經形成破竹建瓴之勢,勝利在望。
5、高屋建瓴
拼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解釋: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裏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舉例造句: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氣魄,使他的史劇氣勢恢闊,振擺超騰,高屋建瓴,雄渾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