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聚沙成塔”的下壹句是什麽?

“聚沙成塔”的下壹句是什麽?

“聚沙成塔”的下壹句是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常與“集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註意節約壹滴水、壹度電、壹滴油。

拼音是jù shā chéng tǎ。意思是聚細沙成寶塔。原指兒童堆塔遊戲。後比喻積少成多。也作“積沙成塔“。

近義詞:集腋成裘、積少成多、積土成山、持之以恒等。

反義詞:杯水車薪。

聚沙成塔出自《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譯文:甚至於小孩子做遊戲,也能聚沙為佛塔。像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註定將成就佛果。

擴展資料:

集腋成裘是壹個古代成語,讀音是jí yè chéng qiú。近義詞:積土成山、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腋,腋下,指狐貍腋下的皮毛;裘,皮袍。指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卻能制成皮衣。比喻珍貴美好的事物積少成多。

集腋成裘可作主語、謂語、賓語。

示例: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該成語出自《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壹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壹狐之皮也。”

譯文:原來建築回廊廟宇的木材,它不是壹株大樹的樹枝,而是用了很多樹的樹幹;純白的狐皮大衣,它不是用壹張狐貍的皮子,而是用了很多狐貍皮的腋毛才制成的。

百度百科-聚沙成塔

百度百科-集腋成裘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