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業業的反義詞是:紙上談兵、馬馬虎虎、玩忽職守、敷衍了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責。
成語“兢兢業業”的由來:
“兢兢業業”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īngjīngyèyè,意思是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大雅·雲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心謹慎的像天上打雷壹樣。
“兢兢業業”壹詞最早見於《尚書·虞書·臯陶謨》。其中寫道:“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壹日二日萬幾。”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貪圖享樂,要勤勉努力地治理國家,壹天到晚都要兢兢業業。
“兢兢”是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是擔心害怕的樣子。這個成語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它也可以寫作“兢兢乾乾”、“兢兢切切”、“兢矜業業”。
這個成語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寫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這裏描述了堯帝派遣英雄人物去完成各種艱巨任務,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些英雄人物都是兢兢業業、勇往直前的人。
此外,在《漢書·東方朔傳》中也有類似的描述:朔上書曰: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親,其功多者賞之,其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竊觀陛下遊心獨創,哀湣元元,好樂遠覽,馳情文學,及得所原,勞心悉精。望見暫忽,皆終夕不忘;入門乍出,彌旬不止。規遵仁義,明察豪厘,非禮不動;學士爭歸,奇文輻湊。這裏描述了漢武帝勤奮好學、兢兢業業的精神風貌。
總之,“兢兢業業”這個成語源自古代文獻中對於勤勉努力、小心謹慎的描述。它表達了壹種嚴謹認真、壹絲不茍的態度和精神。這種態度和精神不僅適用於古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也適用於現代社會中的每壹個人。只有兢兢業業、勤勉努力地工作學習,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