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解讀打贏中原的意義

解讀打贏中原的意義

解讀奪取中原的意義: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成語解釋

問:問,鼎:三足雙耳的古代炊具。中原:黃河中下遊指境內。比喻企圖奪取世界。傳說古代於霞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時期,九鼎是傳播國家的重要武器,為得天下者所擁有。

成語故事

夏朝經歷了470年,到1600,夏傑沒有辦法亡國,九鼎從湯裏賺來,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了550多年。到1046年,紂王暴虐滅亡,九鼎被周武王和姬發兼並。姬發建立了周朝。

春秋末期,西周皇族衰落,周天子地位下降,諸侯之間的爭霸還在繼續。

位於南方地區的楚國,經過長期的改革和戰爭,逐漸強大起來。後來,楚國攻打北方的少數民族。為了展示楚國的軍事力量,楚莊王在洛邑郊外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這壹來,可嚇住了名義上的周。他派大臣王到郊外安撫楚軍。

表現出覬覦天下的野心,以祭天為名,去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結果,他在周的王那裏碰了個軟釘子。王說:“治天下靠德而不靠鼎。”楚莊王不服氣地說,“不要靠九鼎。我在楚國有很多銅。我們只需折斷葛吉之刃,便是九鼎。”

王對說:“不要忘記,於霞是壹個正直的人,天下諸侯都擁護他。才由各地貢獻青銅材料,使齊得以鑄九鼎為萬物之象。後來,糊塗了,丁就被調到商。商周專制,丁轉周。

帝若有德,鼎雖小而重,不可移;天子無德,鼎大而輕,易動。周代國運未完,鼎之重不可問。”楚莊王無話可說。從此,人們把企圖奪權稱為“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