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代表重量的成語有哪些

代表重量的成語有哪些

半斤八面 舊制壹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壹個半斤,壹個八兩,重量相等。比喻彼此壹樣,不分上下。亦作“壹個半斤,壹個八兩”、“半斤對八兩”。

擘兩分星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準確清楚。兩,較小的重量單位;星,秤桿上標記斤兩的小點子。

出處: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只我問他個擘兩分星,說壹段從頭的至尾。”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兩種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數量極小。形容絲毫不差。

出處:《漢書·律歷誌上》:“權經重者不失黍累。”

不失毫厘 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長度的單位。不差壹毫壹厘米。

出處:《荀子·儒效》:“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毫)厘,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不失黍絫 猶言絲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出處:《漢書·律歷誌上》:“權輕重不失黍絫。”顏師古註引應劭曰:“十黍為絫,十絫為壹銖。”

不爽累黍 猶言絲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姚雲纖》:“女鑿壁偷聽,得其指授,無人時轉喉學唱,音韻抑揚,不爽累黍。”

衡石量書 古時文書用竹簡木劄,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於國政。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雷霆萬鈞 霆:急雷;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壹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出處:漢·賈山《至言》:“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力敵千鈞 敵:抵擋;鈞:古代重量單位,合當時三斤。形容力氣大,能抵擋住幾萬斤。

出處:《漢書·敘傳上》:“良樂軼能於相,馭烏獲抗力於千鈞。”

千鈞重負 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沈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出處:《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如不勝衣 勝:能承受,能承擔。身體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體瘦弱。也形容謙退的樣子。

出處:《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

若不勝衣 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出處:《淮南子·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壹發千鈞 發:頭發;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象千鈞重量吊在壹根頭發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出處:《漢書·枚乘傳》:“夫以壹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危如壹發引千鈞。”

壹字千鈞 鈞:古代重量單位,1鈞=30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壹字千金。”

以刑去刑 用刑罰遏止刑罰,意指從重量刑,使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出處:《商君書·靳令》:“行罰,重其輕者,輕其重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註:“‘輕其重者’壹句是衍文,《韓非子·飭令篇》無,是其證。”又《去強》:“以刑去刑,國治。”

銖積寸累 銖:我國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漢代以壹百黍的重量為壹銖。形容壹點壹滴地積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出處:宋·趙德麟《侯鯖錄》卷四:“寒女之絲,銖積寸累。步武所臨,雲生雷起。”

錙銖必較 錙、銖: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壹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出處:《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偽混淆。

出處:《楚辭·蔔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金釜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