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四德”是儒家倫理為適應宗法家庭的穩定,維護宗法-夫家(族群)的利益,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在道德、行為、修養等方面對女性生活的規範要求。三是不娶從父,娶從夫,死從子。四德是女德、女言、女容、女功。
基本信息
發音
桑
孔
sì
德
三從四德
分類
中文單詞,
習語
意義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女性應有的品德。三從,就是不嫁父,不嫁夫,不死子。四德指的是女德、女言、女貌、女成(女德、女辭、女禮、女工)。
闡明
古代為女性設定的道德標準。男人選擇妻子的標準。
來源
《禮記·喪服·夏紫傳》:“女子有三從之意,並無特別之道。所以,我沒有嫁給父親,而是嫁給了丈夫,丈夫死了。”《李周·田關就·齊》:“九齊掌握女學之法,九教:婦德、婦言、婦容、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