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成語的文化內涵

成語的文化內涵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歷史文化凝結了五千年,積澱了漢語言的精華——成語。成語,成語的壹種,指的是在實踐中使用的固定詞組。成語的典型特征是定義固定、言簡意賅、四字成語、格調高雅。文化,壹般來說,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體來說,文化是指人們共同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等。通過成語,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民族文化的很多方面:天文、歷法、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軍事、宗教、道德倫理、思想、飲食、服飾、器皿、建築、風俗、音樂等等。

第壹,與天文歷法相關的成語

農歷是中國的傳統歷法。據說創立於夏朝,所以又叫夏歷。是陰陽歷,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閏年19。按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方便農耕。古人還用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吉、克、辛、任、桂)和十二地支(子、醜、陰、毛、辰、巳、午、衛、申、酉、戌、亥)來配年表,60年為壹甲子。這些也體現在成語中,比如:四季八節,春花秋果,冬扇夏竈,六十六歲,懷孕。十二支中,“毛”在“陰”之後,“陰吃毛的糧食”這個成語就是錢和糧食都是預先支付的。“丁是丁,毛是毛”就是幹部幹部不能犯錯誤,而且是認真的,有明確的界限,永遠不會犯錯誤。

古人還經常把觀測到的天象與人員結合起來。成語“日月合璧”指的是農歷正月初壹,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的現象,這在中國是很少見的,所以古人將其附為吉祥。古人說上弦月漸滿“庚”,成語“升月不變”用來形容繁榮昌盛。“日東月西”比喻相距遙遠。“日、月、辰”比喻三者之間不協調,甚至對立。

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是古人至今用來表示地支的特色動物。據史書記載,南北朝時生肖被廣泛用於記錄年份,至今仍為民間所用,俗稱十二生肖。年以十二生肖為標誌,其中無“驢”,“驢年”純屬子虛;十二生肖不能用來叫月亮,“馬月”也算不了什麽。因此,成語“驢年”的意思是沒有時間限制。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經常觀察太陽、月亮和星星,以便制作歷法和指導農業。古人用來觀察日影的工具叫土規。因為人們把自然現象看成是神秘莫測的東西,就連測量太陽的土圭也受人尊敬。“奉為圭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人們把土規和易(箭靶)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普通人用生活常識視覺觀察陽光。成語“日上三竿”說太陽有三根竹竿那麽高,意思是天色已晚。據說魏晉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每年的冬季至日過後,白天變得越來越長,所以有了“白晝變長”這個成語

通過壹些成語,我們還可以註意到人們對北鬥、銀河(又稱“漢”)、夏虹的觀察。比如“南麂北鬥”,最初反映的是人們根據星星來決定方位:當兩地同時出現在天空時,南麂在南,鬥在北。後來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壹個窮名,因為“簸箕”是星,不能用來簸,“桶”也是星,不能用來舀酒槳。成語“鬥轉沈恒”的意思是北鬥七星傾斜了。這是天快亮的時候。“”的意思是,如果牛郎星在壹的位置,心(陳)在壹的位置,兩者不能同時出現在天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敵意或不和諧。此外,還觀察到北極星的桶柄指向東方為春,指向南方為夏,指向西方為秋,指向北方為冬。“星移”是指星星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表示季節在變化,用來比喻時間的流逝。

第二,與宮殿建築相關的成語

先秦時期,大多數人的住宅都可以稱為“宮”或“房”,“宮”和“房”是同義詞。後來“宮”的含義縮小,僅指皇帝的寢宮或大型建築。在古代宮殿裏,前面是大廳,後面是房間。有壹個成語“進課堂”,意思是知識或技能由淺入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另外,在古民居中,“門”和“戶”雖然都是指門,但略有不同:雙扇的房子是門,單扇的房子是戶。“門當戶對”這個成語最初是指兩個家庭相對而居,後來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都適合結婚。“鉸鏈”指的是門板的轉軸,現代的門壹般都用鉸鏈代替。因為門經常要開關,轉軸處於不斷的運動中,所以不會被蛀蟲破壞,也就是說處於不斷運動中的東西不容易被腐蝕,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彭彭增輝”是蓬門胡的縮寫,即由荊條或竹子制成的門。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給壹個貧窮的家庭增添光彩,當壹個尊貴的客人上門或得到字畫陳設的禮物時,常用它來表示感謝。“院”字是指大門裏面的院子。整個成語說的是大門院子裏人多,就像壹個市場。“彭門甕”這個成語,指的是用彭草做的門,用破甕做的窗,容忍房間的簡樸。“不坐堂”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不要坐在堂前的屋檐下,免得瓦片落地傷人。東西向開敞的墻叫“序”,建築的角叫“角”。“躲在角落裏哭泣”這個成語形容孤獨和失望。廳前有兩根柱子,柱子承梁。成語“偷梁換柱”就是暗中搗鬼,以假亂真。梁上是樓,也叫敖。建築上是椽(Cuι),也叫椽,椽上蓋瓦(古代為茅草)。“樓塌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壹個國家的覆滅。其他與漢族建築文化相關的成語還有亭臺樓閣、舞亭閣、空中樓閣、殘垣斷壁、深宅、雕梁畫棟、勾心鬥角、曲徑通幽等等。

2成語的文化內涵

第三,與飲食有關的成語

中國的飲食文化非常發達,這在成語中有所體現。成語“食不厭精”的意思是節儉,“食不厭精”的意思是飲食考究,“羊踏菜園”的意思是偶爾吃肉,“酒肉”的意思是飲食奢侈,“殺雞取粟”的意思是待客之道。其他如“烹龍炒鳳”、“山珍海味”、“食古不化”、“烹小鮮”等,都不同程度地包含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信息。

此外,如“茶米無心”、“粗茶淡飯”、“酒滿飯”、“酒滿飯包”,這些成語往往把“茶”、“酒”、“飯”放在壹起,是漢民族特有的茶文化、酒文化的反映。

烹飪文化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壹個反映美食理念的成語,比如“食不厭精,食不厭細”。“炮鳳凰烹龍”“千裏湯”等成語直接記錄了兩種菜名,前者指的是壹道美味的宮廷菜肴,後者指的是壹道具有地方風味的名菜。“五味全”的本義,就是調料齊全,適合。鼎是中國古代的炊具,也是盛放煮熟動物的器皿。多以青銅或陶土制作,盛行於商周時期。壹般是圓鼎,雙耳三足。相傳於霞曾鑄造象征九州的九鼎,夏商周三代都視為國寶。我國政府向聯合國贈送的是“世紀保定”,以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漢語中還剩下壹批詞素為“丁”的成語:丁於慕巖、有耳、嘗丁壹、舉丁拔山、煮雞、舉丁決、三足鼎立、石鼎、分支釘、平丁、守壹字守九等等。

四。與古代服飾有關的習語

在成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古代服飾。比如這些成語,都是和漢族的服飾文化有關的,比如左邊走,穿長袍出場,被棕色披上光彩,擅長長袖善舞,女換女,做英雄。

成語“戴纓冠”的意思是來不及紮頭發,來不及系帽子和腰帶,表示救人心切。“冠”是古代帽子的統稱,但具體來說,只是指貴族戴的帽子。不像現在的帽子,不能遮住全部的頭頂,只是壹個小小的冠梁,上面有褶,兩端與冠環相連。還有,因為古人的頭發比較長,所以要先用發夾把發髻紮起來,再用頭冠從前向後紮。冠圈兩邊各有壹條小絲帶,叫做“流蘇”,用來打結。

“南冠”比喻南方的傑出人才;“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重或公正的樣子。這兩個成語把“crown”和“crown”壹起用。其實古代的“冠”和“冠”是有區別的。“皇冠”是最尊貴的皇冠之壹。日冕,黑色,上面有壹個長方形的板,叫顏。顏身前掛有壹串小圓玉,名曰。古代制度:天子十二,候時九,大夫六。在古代,皇帝、朝臣和醫生在獻祭時都戴著頭冠。後來只有皇帝才能穿,於是王維有了“且多國之襖,俯首珠冠”的詩句。

“狐裘羔袖”、“斂腋毛作裘”等成語中的“裘”,是古人禦寒的裘皮大衣。穿不起皮衣的人穿長袍,就是用亂七八糟的衣服做的長外套。隨著材質的提高,漢代以後的長袍成為了宮廷服飾。“袍出道”就是穿上官服上臺表演。至於“黃袍加身”,黃袍是指皇帝穿的龍袍。“hé”是壹種由粗羊毛或大麻制成的短外套,由貧窮的工人穿著。成語“北桂懷玉”的意思是擁有美麗的才華,但不在人前展示出來。

成語“峨眉戴博”、“輕毛柔帶”中的“帶”,指的就是古人的腰帶。在古代,有兩種腰帶。壹條是皮腰帶,系在襯裙下,有掛玉飾的鉤子。成語“竊國盜鉤”的“鉤”指的就是衣鉤。另壹種腰帶是用絲綢制成的大腰帶,用來捆綁外套。打結後垂下來的部分叫“士紳”。另外後世官服外面還有壹種金色玉帶,純屬點綴,約束作用不大。

還有“穿左袍”、“戴鳳冠夏衣”、“繡袍玉帶”、“似簡黑紗”、“贊布帶”、“方領圓冠”、“方巾袍”、“布衣千頭”、“冬秋夏戈”、“絲緞”其中,“法披左州”反映了我國古代壹些少數民族的常見服飾,特指壹種極為廣泛而樸素的服飾。“鵝觀戴博”指的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服飾,即高帽子和寬腰帶。還有壹種“鳳冠霞帔”,是壹種飾有五彩鳳凰的帽子,披著壹條美麗如雲的披肩。是朝廷加封的古代貴族和官宦家庭成年女子的服飾。“蟒袍玉帶”是壹種繡有蟒蛇並飾有玉帶的長袍。它原本是明朝的官服,後來演變成中國傳統戲曲中皇帝、將軍的服裝。“像吳靖萱沙”是指古代官員的裝束,“簡”是古代大臣會見君主時所持的記事板,也稱朝水;“黑紗”是用黑紗制成的官帽。“衣帶”是寬袍寬帶,是古代儒生特有的服飾。此外,還有“方領圓冠”、“方巾寬服”、“方巾袍”,也指儒生的服飾。元朝以前,亞麻、棕布和絲綢是常見的服裝材料。“冬天的夏秋革”指的是冬天用毛皮做的衣服和夏天用大麻做的衣服。在中國,絲綢長期以來壹直是做衣服的原料。隨著絲織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絲、綢、緞、綢等多種絲織品,於是就有了成語“綾羅綢緞”,泛指精美的絲織品或用精美的絲織品制成的衣服。如果我們進壹步品味這些成語的含義,就會發現穿著不同材質的衣服與人的身份地位有壹定的關系。毛皮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衣服更保暖、更奢華,大麻制成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制成的夏裝更透氣、更涼爽。這樣的衣服價格昂貴,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穿,所以大多是有錢人。絲綢衣服只有富裕家庭才能穿,所以也有成語稱富家子弟為“紈絝子弟”(“紈絝子弟”是用生絲制成的華麗服飾)。

3成語的文化內涵

普通人的衣服多為“葛藤布袍”、“短棕帶”、“葛藤野服”。這些成語中“個”的意思和“冬夏個”是不壹樣的。是壹種藥草,可以制成布料,但是質地非常粗糙。再加上工人貧窮,經常從事生產勞動,不可能穿“戊冠”、“繡袍”、“寬衣”,往往是“短褐”,有的是“穿結”。同樣材質的衣服,即使穿著方式不同,也能體現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和職業。比如成語“反皮毛窮稻草”,也有穿動物皮(“皮毛”)做的衣服的意思,但因為違背了向外穿皮毛的習慣,所以說明它有自己的特殊之處。原因是穿“皮毛”的人要“扛稻草(柴)”。如果他們在外面穿羊毛,在扛柴火的時候就會穿破。這說明這是窮人的裝束。通過上面的成語,我們可以了解衣服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貧富差異。中國古代服飾不僅材料多樣,裝飾豐富,身份標誌復雜,而且講究嚴格的著裝禮儀。成語“衣裝顛倒”就反映了這壹方面。現代漢語中“衣”字的意思是衣服,是並駕齊驅的。但是,在古代,是很講究的。壹般來說,古人稱之為衣,其下之衣為裙。如果下面的衣服穿反了,那就不禮貌了。可見,成語雖然只是漢語中的壹種詞匯,但卻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成語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有很多反映服飾文化的成語,表現了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的獨特服飾。皇帝的皇後和貴族的女仆穿著“鳳冠夏衣”和“綠玉環繞的珍珠”,而古代的儒生穿著“贊美的絲帶”和“方領圓冠”,而宮廷官員則是“帶冠的腰帶”和“像壹個簡單的黑紗”,而渴望進入山區的隱士則是“野葛衣”和“竹簽涼鞋”。因為服裝是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所以古代有各種關於服裝的嚴格規定來顯示官階和社會地位的區別,所以漢語中有這麽多與服裝有關的成語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