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行事專斷,單獨決斷並照著實行,不考慮別人的意見。也指自己獨來獨往,任意行事。
專斷獨行,拼音zhuān?duàn dú xíng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妳在他手下辦事,只可以專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壹百年也不會成功的。”
用法:
1、將軍做事專斷獨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2、他這個人做事壹向專斷獨行,從來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擴展資料:
近義詞:獨斷獨行、剛愎自用
1、獨斷獨行,拼音dú duàn dú xíng。
形容壹個人獨自決斷,只憑個人意誌行事,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出處:清·容閎《西學東漸記》第19章:“予已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
2、剛愎自用,拼音gāng bì zì yòng。
意思是壹個人過分自信,完全聽取不了別人的意見,不願意討論,十分固執。
出處:茅盾《子夜》十,他想起李玉亭所說蓀甫的~來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著蓀甫跑了。
典故:春秋時期,晉楚因鄭國發生戰爭,楚軍打得鄭國要投降了就撤軍。晉軍將領先縠不聽統帥荀林父的命令擅自進攻楚軍。楚國大夫伍參對楚莊王說:晉軍將領先縠剛愎自用,內部不團結,可以消滅晉軍而出兵。結果,楚國大獲全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