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見的四字成語有暴虎馮河、韋編三絕、魑魅魍魎、唧唧嘎嘎、裊裊娜娜
1. 暴虎馮河[bào hǔ píng hé]
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壹,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2. 韋編三絕[wéi biān sān jué]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3. 魑魅魍魎[chī mèi wǎng liǎng]
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4. 唧唧嘎嘎[jī jī gā gā]
象聲詞,形容說笑聲等。也作“嘰嘰嘎嘎”
5. 裊裊娜娜[niǎo niǎo nuó nuó]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壹百壹回:“那簇人歇下轎,養娘扶女子出了轎,徑望艮嶽門內,裊裊娜娜,妖妖嬈嬈走進去。”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回:“正自沒個消息,忽見松陰下,有壹女子,手折了壹枝香蘭,裊裊娜娜而來。”
例句:
1.魑魅魍魎,山川之祟;神荼郁壘,守禦之神。
2.那些魑魅魍魎,在光天化日之下終於出現了原形。
3.忘不記,原不諒,憤恨無疆;肅不清,除不盡,魑魅魍魎。陳信宏
4.好吧,什麽魑魅魍魎統統要消滅……
5.速度之快,令魑魅魍魎還未能眨眼,便被襲轉其中。
6.哪裏來的魑魅魍魎在此興波作浪。
2. 四字成語及解釋 最好不要太常見的 不要所有都有相同字的魑魅魍魎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
指各種各樣的壞人。餓鬼投胎比喻大量吃東西的人。
舊時窮人用以指兒女對父母的拖累。鬼出電入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鬼吵鬼鬧亂吵亂鬧。鬼出神入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同“鬼出電入”。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
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鬼工雷斧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同“鬼斧神工”。鬼功神力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為。
鬼工神力形容技藝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禍人。
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鬼怪妖魔泛指各種害人的妖怪,比喻社會上作惡害人的惡勢力和壞人。
鬼畫符好像鬼畫的咒語,胡亂塗抹。比喻潦草難認的字跡。
也比喻烏七八糟不知再搞什麽。鬼火狐鳴鬼火閃爍,野狐悲鳴。
形容陰森恐怖的荒野夜晚。鬼話連篇鬼話:不真實的話。
連篇:壹篇接壹篇。滿口說的全是蒙騙人的胡言亂語。
孤魂野鬼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鬼計百端指狡詐的計策很多,壞主意多。
同“鬼計多端”。鬼計多端鬼:指人狡詐,陰險;計:計謀。
形容狡詐的計謀很多,壞主意很多鬼瞰高明指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誌。同“鬼瞰其室”。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慘淒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鬼哭狼嚎形容大聲哭叫,聲音淒厲。鬼哭狼號號:大聲哭喊。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淒厲。鬼瞰其室指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誌。
鬼刻神劖猶言鬼斧神工。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鬼哭神愁形容驚恐憂愁。鬼哭粟飛傳說蒼頡造字,驚天動地,天雨粟,鬼夜哭。
鞍馬勞神形容旅途勞累。同“鞍馬勞頓”。
黯然神傷指心神悲沮的樣子。黯然傷神沮喪的樣子。
情緒低沈,心神憂傷。黯然無神黯然:心情抑郁沮喪的樣子。
無精打采。安神定魄魄:魂魄。
安定心神,恢復神智。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禱,求其保佑。
兵貴神速神速:特別迅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變化如神神:神奇。形容變化迅速而神奇。
不露神色內心活動不在臉上流露,以防別人察覺。屏氣凝神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
形容註意力高度集中,違心壹致。兵上神密上:通“尚”,貴。
用兵貴在神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壹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臭腐神奇意謂同壹事物,其是非美醜,隨人之好惡而異。後以之謂化無用為有用;化廢為寶。
出鬼入神指變化多端,不可捉摸。觸目神傷觸目:目光所及;神:神思;傷:悲哀。
所見之處,令人哀傷。出入神鬼猶言神出鬼沒。
傳神阿堵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
澄神離形形容用心太專,如癡如呆。出神入定形容聚精會神。
超神入化神:神妙;化:化境,極高的境界。形容文藝、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出聖入神指神奇高妙。
存神索至存神:保養精神;索至:尋找事物深奧的道理。舊指品德高尚的人註重保養精神,以探尋事物深奧的道理。
傳神寫照傳神:指優美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寫照:畫像。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生動逼真地描畫出來。
赤縣神州中國的別稱。賭神發咒猶言對天發誓。
抖摟精神振作起精神。抖擻精神振作起精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將萬卷書讀破了,下筆寫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多讀書。
斷事如神斷:判斷。形容判斷事情非常準確。
動天地,感鬼神動:感動;感:感動。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
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動天地,泣鬼神動:感動;泣:低聲哭。
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
大顯神通神通:原為佛家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後指特別高超的本領。
形容充分顯示出高明的本領。耳報神指暗中通風報信的人。
法灸神針神奇的針灸技術。費力勞神耗費力量和精神。
奉倩神傷指人喪妻。奉如神明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
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
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豐神綽約綽約:形容女子體態柔美的樣子。指女子體態柔美豐滿。
神龍馬壯比喻身體健壯、氣宇軒昂。神流氣鬯指精神氣息流暢通達。
神來氣旺猶言運氣旺盛。神怒人棄指罪惡極大,以至天神震怒,被百姓拋棄。
神怒人怨指人人怨恨憤怒。神龍失勢比喻失去權位。
神女生涯指 *** 生活。神龍失埶比喻失去權位。
埶,同“勢”。神怒天誅罪大惡極,神靈震怒,天意欲加誅殺。
神勞形瘁瘁:勞累。指精神和身體都極度勞累。
神領意得形容領悟透徹。
3. 意思有時候,不經常的四字成語偶壹為之
ǒu yī wéi zhī
解釋偶:偶爾;為:做。指平常很少這樣做,偶爾才做壹次。
出處宋·歐陽修《縱囚論》:“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壹為之爾。”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來表示偶爾做壹次的事情。壹般用作謂語、賓語。
正音為;不能讀作“wèi”。
辨形偶;不能寫作“遇”。
近義詞逢場作戲、蜻蜓點水
反義詞勤學苦練、韋編三絕
辨析~與“逢場作戲”有別:~只強調行為的次數極少;不涉及環境、機會對行為的作用。“逢場作戲”所講的偶然行為是在壹定環境機會下發生的;有不認真不嚴肅的意思;含貶義。~的“之”表示預先已有說明的具體行為;“逢場作戲”不表示具體的行為;只表示壹般態度。
例句我不會寫詩;那不過是~而已。
4. 不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按兵不動、按兵不舉、傲不可長、敖不可長、愛不忍釋
愛不釋手、安不忘危、哀而不傷、曖昧不明、傲慢不遜
按捺不住、暗室不欺、不按君臣、不安其室、不安於室
不安於位、不卑不亢、百不當壹、逼不得已、必不得已
不避斧鉞、不辟斧鉞、百不獲壹、鞭不及腹、兵不接刃
不避艱險、必不撓北、不步人腳、不避水火、不辨菽麥
不辯菽麥、不辨菽粟、不便水土、百不失壹、不避湯火
兵不汙刃、兵不血刃、兵不雪刃、敗不旋踵、百不壹存
百不壹貸、兵不由將、不拔壹毛、兵不厭權、百不壹遇
兵不厭詐、卑不足道、不敗之地、悲不自勝、不辨真偽
不白之冤、不拔之誌、並存不悖、不瞅不睬、不偢不倸
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癡不顛、不茶不飯、匕鬯不驚
邊塵不驚、鞭長不及、不存不濟、不癡不聾、半籌不納
不辭而別、不差毫發、不差毫厘、不存芥蒂、不辭勞苦
不差累黍、不揣冒昧、不出所料、不成三瓦、不差上下
不成體統、不啻天淵、不恥下問、不齒於人、不恥最後
不測之禍、不次之遷、不逞之徒、不次之位、不臣之心
不測之憂、不測之罪、半懂不懂、不得不爾、半低不高
變動不居、寶刀不老、抱打不平、百讀不厭、不當不正
不登大雅、不得而知、不得開交、不得其所、不得其死
不斷如帶、不得人心、不當人子、不待蓍龜、不動聲色
不得善終、不得違誤、不得要領、不懂裝懂、不打自招
博而不精、避而不談、備而不用、不惡而嚴、不二法門
不分彼此、不悱不發、抱負不凡、不豐不儉、不憤不啟
不豐不殺、不分伯仲、不法常可、不廢江河、不復堪命
不分青白、不乏其人、不分勝負、不伏燒埋、不服水土
不乏先例、不分軒輊、不分玉石、不分皂白、不費之惠
不負眾望、不分畛域、半間不界、不尷不尬、不管不顧
不間不界、不古不今、不幹不凈、不瞽不聾、敝蓋不棄
不甘雌伏、不顧大局、不***戴天、不過爾爾、不敢告勞
不敢高攀、不敢茍同、不甘後人、不敢後人、不甘寂寞
不關緊要、不敢掠美、不敢旁騖、不顧前後、不改其樂
不顧死活、不甘示弱、不龜手藥、不關痛癢、不敢問津
不管壹二、不顧壹切、不茍言笑、不敢造次、不根之論
不攻自破、不軌之徒、不根之談、不敢自專、變化不測
變幻不測、白黑不分、不哼不哈、不慌不忙、變化不窮
不寒而栗、不歡而散、不懷好意、不遑枚舉、不遑寧處
不遑寧息、不遑啟處、不合時宜、不遑暇食、不護細行
不好意思、不諱之朝、不諱之路、不諱之門、不惑之年
不揪不采、不揪不采、不矜不伐、不今不古、不饑不寒
不即不離、不緊不慢、不稼不穡、不疾不徐、不禁不由
不驕不躁、不近道理、不教而殺、不教而誅、不脛而走
不咎既往、不覺技癢、不見經傳、不記前仇、不計其數
不絕如帶、不絕如發、不絕如縷、不近人情、不絕如線
5. 帶不"字"的成語加意思,四個字的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甲:鎧甲。
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敖不可長敖:通“傲”,傲慢。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白黑不分比喻清濁混亂,是非不明百不當壹當:抵擋。壹百個抵擋不住壹個百不獲壹獲:得到。
壹百個之中也得不到壹個。形容人或物極其難得百不失壹失:過失,錯誤。
萬無壹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飽人不知餓人饑飽:吃足;饑:饑餓。
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壹方抱負不凡抱負:遠大的誌向。指有遠大的誌向,不同壹般逼不得已逼:逼迫。
迫不得已匕鬯不驚匕:羹匙;鬯:古時用郁金草釀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憂,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鄙夷不屑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
輕視,看不起閉門不出關起門來不外出,指杜絕與外界交往鞭長不及馬腹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
比喻力所不能及變化不測測:測量,估計。變化無常,無法預料冰炭不投投:投合。
比喻彼此合不來冰炭不相容冰:冰塊;炭:炭火;容:接納。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並存百世不磨磨:消滅,磨滅。
千秋萬代永不磨滅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百聞不如壹見聞:聽。
聽到壹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壹次半面不忘半面:見過面。見過面就不遺忘。
形容記憶力極強半生不熟半:不完全。指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
比喻不熟悉,不熟練半新不舊半:二分之壹。指不新不舊飽漢不知餓漢饑飽:吃足;饑:饑餓。
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卑不足道道:說,講。指卑下得不值壹提邊塵不驚邊:邊境;驚:震動。
比喻邊境安定無戰事鞭不及腹及:到。指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
比喻力量達不到鞭長不及鞭:馬鞭子;及:夠得上。馬鞭子雖長,也打不到馬肚子。
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表裏不壹表:表面;裏:裏面。表面與內在不壹樣不差上下不分高下,差不多不恥最後不恥:不以為羞恥。
不因為跑到最後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不偢不倸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
不看也不答理,也指壹切事情都不註意不次之位次:順序,等級;位:職位,地位。指對於有才幹的人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不存不濟支持不住,受不住。
形容半死不活的樣子不打不相識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不打自招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問,自己就招認了罪行。
比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圖不當不正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不得不爾得:能;爾:如此。
不得不這樣不得其死得:取得,獲得。指人不得善終不得人心得:取得,獲得。
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擁護,也指不討人喜歡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不懂裝懂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不分畛域畛域:界限。
不分界限、範圍。也比喻不分彼此不幹不凈凈:潔凈。
指粗俗,下流。 *** 的婉辭不尷不尬不:助詞,無實際意義;尷尬:不自然。
不明不白,形容左右為難,不好處理。也形容神色態度不自然或處境困難不敢高攀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不敢後人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不敢造次造次:倉促、魯莽輕率。
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不根之談根:根據;談:言論。指沒有根據的言論不攻自破破:毀壞。
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不顧死活顧:顧惜,眷顧。
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拼命不顧壹切顧:顧惜,眷顧。什麽都不顧不管三七二十壹不顧壹切,不問是非情由不慌不忙慌:急遽忙亂。
不慌張,不忙亂,從容不迫不羈之民羈:束縛;民:百姓。不受束縛的百姓。
指不甘就範的民眾不即不離即:靠近;離:疏遠。形容既不接近,也不疏遠。
也是佛家語,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不壹不計其數計:計算。沒法計算數目。
形容很多不記前仇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
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不稼不穡稼:播種;穡:收獲谷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不拔壹毛形容非常吝嗇不敗之地敗:輸,失利。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比喻有把握取勝不避湯火湯:沸水;火:戰火。
指不畏兇險不測之禍測:估計。估計不到的災禍,多指死亡不測之憂測:預測;憂:憂患。
指意外的禍患不見棺材不下淚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不見經傳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
後指沒有名氣或沒有來歷不解之緣解:解散;不解:解不開;緣:緣分。不可分開的緣分不經世故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
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不經之談經:正常,通常的道理、法則等;談:話。荒誕沒有根據的話不脛而走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
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不揪不睬不看也不答理。
形容待人態度冷淡不拘壹格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準。不局限於壹種規格或標準不絕如發絕:斷。
形容局勢危急不絕如線絕:斷。形容局勢危急。
6. 誰幫我寫100個常用的四字成語及其意思和藹可親: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2、唉聲嘆氣:因傷感、煩惱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3、按兵不動:使軍隊暫不行動(以等待時機)。
4、黯然失色:陰暗,失去光澤。多指相形之下顯得暗淡無光。
5、慷慨激昂:形容滿懷正氣,情緒激動,精神振奮。6、飛揚跋扈:形容意氣舉動驕橫放肆,不受約束。
7、縱橫捭闔:指運用政治或外交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8、略見壹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壹方面。
9、有口皆碑:所有人都講述他的功德。形容到處為人所稱頌。
10、並行不悖:同時實行,不相抵觸。悖:違反。
11、白璧微瑕:潔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點。
12、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形容創業艱難。
13、剛愎自用:指為人傲慢固執,自信專斷。14、鞭長莫及:馬鞭子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
借指力量達不到。15、明辨是非:明確地分辨出正確和錯誤。
16、按部就班:按照壹定的條理和程序。形容做事有壹定的步驟和規矩。
17、別出心裁:獨創壹格,與眾不同。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指詩文、美術、建築等)。
18、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19、為虎作倀:比喻做惡人的幫兇,幫助惡人做壞事。
20、得不償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21、瞠目結舌: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
形容受窘或驚呆了的樣子。22、縱橫馳騁:形容轉戰各地所向無敵。
23、相形見絀:相比之下顯得不好。24、川流不息:象河水那樣流個不停。
25、窮奢極侈:極端奢侈,盡量享受。26、鞠躬盡瘁:兢兢業業,竭盡勞苦。
27、措手不及:因沒有準備,來不及應付。28、披星戴月:身披星光,頭頂月亮。
形容早出完歸或晝夜趕路,辛苦奔波。29、虎視眈眈:象老虎要撲食那樣註視著(獵物)。
30、赴湯蹈火:奔向湯水,踩著烈火(往前沖)。比喻不畏艱難,奮不顧身。
31、中流砥柱:比喻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巍然不動,能起支撐作用的力量。32、窮兵黷武:用盡所有兵力,任意發動戰爭。
形容好戰。33、出爾反爾:原意是妳怎樣對人,人也怎樣對妳。
後常用以指人的言行前後矛盾,反復無常。34、流言蜚語:毫無根據的話。
多指背後散布的誹謗性的話。35、發憤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富強。
36、破釜沈舟:打破了鍋,沈掉了船。比喻不留退路,下定決心幹到底。
37、肺腑之言:發自內心的話,形容極其真誠。38、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
39、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接受教訓。
40、言簡意賅:言語簡練而意思概括。41、亙古未有:自古至今從來沒有。
42、如鯁在喉:好像魚骨頭卡在喉嚨裏壹樣難受。43、沽名釣譽:指用偽裝或某種手段略取名譽。
44、事必躬親:什麽事都親自去做。45、蠱惑人心:指用語言或詭辯來欺騙、迷惑、煽動群眾。
46、顧影自憐:看著自己的身影而憐惜自己。47、陰謀詭計:指暗地裏策劃做壞事。
48、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幹或文章、戲劇等篇幅不長而有力。49、引吭高歌: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50、壹丘之貉:同壹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相同,沒有差別。
(專指壞人)51、老奸巨猾:形容閱歷很深,老於世故,而十分奸詐狡猾的人。52、煥然壹新: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顯得很有光彩。
53、病入膏肓:指病勢沈重,已無法醫治。54、天網恢恢:天道的網是十分寬廣的。
指壞人是逃不出這個網的,作惡必然受到懲罰。55、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或道理融合起來,而得到系統透徹的理解。
56、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壹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比喻襲取他人的言論、見解。
57、無稽之談:荒唐的,無根據的話。58、畸形發展:不正常的發展。
59、憤世嫉俗:不滿當時黑暗的世道,憎恨不合理的社會習俗。60、若即若離: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
多形容對人保持壹定的距離,態度摸棱。61、聲名狼藉:形容名聲掃地。
6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迫:緊急。
63、故伎重演;舊花招老手腕又重新施展出來。64、汗流浹背;出汗多,流滿肩背,濕透了衣服。
常用以形容極度惶恐或慚愧。65、草菅人命:把熱病命看得和野草壹樣。
形容任意殺害人民。66、艱苦奮鬥:不怕艱難困苦,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
67、戒驕戒躁:防備驕傲、急躁。68、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69、弱不禁風:弱得連風吹都經受不住。70、噤若寒蟬:像冷天的蟬那樣不再作聲。
比喻不敢說話。71、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壹絲不茍。
72、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傳播,風行壹時。73、涇渭分明:比喻人或事好壞顯然不同,分得清清楚楚。
74、迥然不同:形容差別很大。75、笑容可掬:形容滿臉堆笑的樣子。
76、絕無僅有:只有壹個,再沒有這樣的,獨壹無二。形容極其少有。
77、同仇敵愾:抱著無比的仇恨和憤怒,***同壹致地對敵人。78、刻不容緩:壹刻也不容許拖延。
形容形勢緊迫。79、膾炙人口:常用以比喻好的詩文或事跡等,被人們贊揚、傳誦。
80、功虧壹簣:只差壹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做事只差最後壹點而未能完成。
81、味同嚼蠟:形容沒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講話枯燥無味。
82、百無聊賴:什麽都沒意思。指思想感情等沒有。
7. 求高中不常見成語及其意思補苴罅漏:
彌補儒學的缺漏。泛指用來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漏或漏洞。苴:jū,用草來墊鞋底
等因奉此:舊時公文承上啟下的套語(“等因”用以結束上文,“奉此”用以引起下文)。 現多指只知照轉照辦而不聯系實際的官僚主義作風,也指官樣文章
劍頭壹吷: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很小的聲音。比喻不足輕重的言論。吷讀“xuè”。
束缊請火:缊:亂麻;請火:乞火,討火。搓亂麻為引火繩,向鄰家討火。比喻為別人說情或引薦。
朝乾夕惕:從早到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不懈怠(乾: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