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集註:“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成語繁體
當仁不讓
成語簡拼
drbr
成語註音
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該做就做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當,不能讀作“妥當”的“dànɡ”;不,不能讀作“bú”。
近 義 詞
義不容辭、理所當然
反 義 詞
推三阻四、臨陣脫逃
成語例子
人家罵小弟魚肉鄉愚,這句話仔細想來,在小弟卻是當仁不讓。(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