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夷吾因為內亂出逃,為了爭取秦國支持他回國做國君,他答應秦國事成之後,壹定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作為酬謝。可是,夷吾在秦國的支持下當上晉國國君成為晉惠公之後,卻沒有履行這個諾言。
不久,晉國遭受自然災害,晉惠公和秦國商量買糧,秦國很慷慨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第二年秦國也發生了饑荒,向晉國求援,晉惠公卻不想答應秦國。大夫慶鄭認為晉惠公不應該這樣。他說:這樣不仁不義,把道德全部丟掉了,壹旦需要,誰還願意救濟我們,支援我們?我們還怎麽保衛國家呢?另壹個大臣卻說:晉國不履行割五城給秦國的這個諾言,是根本問題,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只答應賣糧食,就好比只有毛而沒有皮。既然沒有皮,毛又能依附在什麽地方呢?(原文是:‘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我們過去已經在割地的問題上違約了,秦國對我們早就產生了怨恨,現在即使答應賣糧,也不能平息秦國的不滿,不如幹脆連賣糧也不答應。晉惠公聽了以後,就拒絕了秦國買糧的要求。慶鄭嘆了口氣,說:國君這樣做,將來壹定會後悔的。果然,第二年,秦晉之間發生戰爭,晉惠公在戰場上做了秦國的俘虜。
後來,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成了成語,壹般寫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不解決根本問題,即使解決了其他枝節問題,也沒有什麽用處。焉,哪裏;附,依附。
八字成語寓言故事 塞翁失馬 焉知禍福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壹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麽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壹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壹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壹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壹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壹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壹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壹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壹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壹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整理:zhl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