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言九鼎的出處和釋義如下:
壹言九鼎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壹言九鼎”。
壹言九鼎(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壹言九鼎( 九鼎:古代傳說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指壹句話重於九鼎;形容說話極有分量。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主語、謂語、定語。
造句:
1、他在商界壹言九鼎,所以大家有什麽困難都找他幫忙。
2、誠信就是說話算話,壹言九鼎,壹諾千金。
3、妳想受人尊重,就得做到壹言九鼎。
成語故事:
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壹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壹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就接納他。
到了楚國,平原君壹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詞嚴,氣勢淩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贊賞毛遂說:毛先生壹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份量。毛先生的口才,真是比百萬軍力還要強大。自此便壹直將毛遂奉為上賓。
後來壹言九鼎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說話很有分量。後亦用於形容說話很有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