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捕風捉影,望風捕影,子虛烏有
1. 無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解釋: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出處: 《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舉例造句: 子息從來天數,原非人力能為。最是無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
近義詞:?造謠生事、信口雌黃、捕風捉影
反義詞: 確鑿無疑、鐵證如山、事出有因
2. 捕風捉影
拼音: bǔ fēng zhuō yǐng
解釋: 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出處: 《漢書·郊祀誌》:“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景,終不可得。”《朱子全書》:“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風捉影,有甚長進?”
舉例造句: 若被黜者壹壹求其所以得罪之故,捕風捉影,捏造流言。 ★明·張居正《乞鑒別忠邪以定國上疏》
近義詞:?望風捕影、無中生有、道聽途說
反義詞:?實事求是、耳聞目睹、確鑿不移
3.望風捕影
拼音: wàng fēng bǔ yǐng
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根據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象。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0回:“怎麽能夠身臨其境,將水寨內探訪明白,方好行事;似這等望風捕影,實在難以預料。”
舉例造句: 不論怎麽不近情理,他都信以為真,並且望風捕影的把它們擴大,交給日本人。 ★老舍《四世同堂》
近義詞:?捕風捉影
反義詞: 有理有據
4. 子虛烏有
拼音: zǐ xū wū yǒu
解釋: 子虛:並非真實;烏有:哪有。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
出處: 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舉例造句: 文貴征實,不蘄於振奇,所以愧文士子虛烏有之習也。 ★清·沈惟賢《萬國演義序》?
近義詞:?捕風捉影、荒誕不經、海市蜃樓
反義詞:?千真萬確、鐵證如山、勿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