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壹個是鄭國,壹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有壹次發生了爭執,息國的國君不采取談判協商解決爭端的態度,卻貿然出兵,向鄭國發動了戰爭。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鄭國被迫應戰,同敵人廝殺,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
事後,壹些有見識的人分析,說道:“息國犯了五不韙,所以要失敗,而且,恐怕息國快要滅亡了。”——不韙,即“不對”或“不是”,也就是錯誤的意思。有句成語叫做“甘冒不韙”或“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說:明知不對,還是硬幹,是自已心甘情願犯錯誤,犯天下最大的錯誤。
當時人們說的息國所犯“五不韙”是哪五條呢?根據《左傳》記載,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詞,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計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對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對方強,兩國國君出於同姓、本是親屬而不親愛,對雙方爭執的言詞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認識自己的錯誤。
又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將亡也。”意思是:犯了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由此可以看出息國快要滅亡了。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這個故事,說息國所犯“五不韙”之壹的“不量力”,即成語“不自量”的出處。
不自量力是壹個成語,讀音為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十壹年》:“不度(duó)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譯文:不估計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對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對方強,兩國國君出於同姓、本是親屬而不親愛,對雙方爭執的言詞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認識自己的錯誤。
擴展資料: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為《左傳》。
該書***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壹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作者簡介: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 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壹說復姓左丘,名明;壹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為史官,曾與孔子壹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壹部記事詳細、議論精辟的編年史《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現存最早的壹部國別史《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
百度百科-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