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多事之秋”是什麽意思?多事之秋的典故出自哪裏?

“多事之秋”是什麽意思?多事之秋的典故出自哪裏?

多事之秋,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 duō shì zhī qiū,指的是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多指動蕩不安的政局。

最早見於唐代崔致遠《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翺攝楊子》:今以楊子壹同繁劇,四達要沖,每當使命交馳,實托宰僚勤幹,遂重責成之寄,況逢多事之秋。

“多事之秋”與我國古代多在秋天興兵有關。我國古代的執政者,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各諸侯國君主,多講究在秋天發動軍事行動,在不違農時,不傷民力的前提下獲取軍事利益。

軍事行動自然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那麽常常在秋天進行軍事行動的特點,似乎成為“多事之秋”壹詞最好的註解。

擴展資料:

“多事之秋”與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關,秋天常常是引起人們憂愁季節,“愁”字就是人們“心”上的“秋”嘛!

“多事之秋”也來源於我國民間對秋天的感受和認識。我國是農耕民族,衣食住行,幾乎都來自氣候的恩賜。

莊稼無水不收,但秋天農作物漸漸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陰雨頻繁反而影響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癟,品質下降。

到收割的時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氣,以便於涼曬打場,此時秋雨連綿則嚴重妨礙人們收獲,甚至毀掉豐收在望的莊稼,導致籽粒發芽或黴爛變質。

秋天的災害則再無機會補救,壹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準備背井離鄉逃難了。由此看來,“多事之秋”的確是“危急存亡之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