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傳說壹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出處: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壹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南朝宋·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2、附耳射聲[fù ěr shè shēng]:指傳聞異辭,捕風捉影。
出處: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禦史李公神道碑》:“陵谷遷移,忘註蕪沒,郢書燕說,附耳射聲。”
3、彈射利病[tán shè lì bìng]:直率的批評有利於改正缺點和錯誤。
出處:《三國誌·蜀誌·孟光傳》:“吾好直言,無所回避,每彈射利病,為世人所譏嫌。”
4、射利沽名[shè lì gū míng]:謀取財利和名譽。
出處:明·範濂《去間據目抄·張昉》:“乃跡寄林良泉,心懸寶貴,旦暮奔走,射利沽名而叩其中,且空空無當於用。”
5、射魚指天[shè yú zhǐ tiān]:?向天射魚。比喻雖勞而必無所獲。
出處:《呂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國,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舜禹猶若困,而況俗主乎?”高誘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