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以貌取人的意思

以貌取人的意思

意思是根據外貌來判別壹個的的品質才能。

讀音:yǐ mào qǔ rén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

感情色彩:貶義。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譯文: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單從相貌上判斷人,對子羽的判斷就錯了。

擴展資料

典故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壹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壹個弟子,叫淡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孔子。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