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資料
介詞結構後置的標誌
1.介詞結構“於……”常放在謂語動詞後作補語,這類補語按現代漢語習慣是放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翻譯的時候,就把它作了狀語,因此有人稱它作“狀語後置”。如:
①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②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2.介詞結構“以……”有時放在謂語後作後置狀語。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並不多見。如:
①乃取蒙沖鬥艦十艘,載燥獲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介詞結構經常放在謂語動詞之前,或主語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狀語。而在文言文中,這種介詞卻經常放在謂語動詞後用作補語,翻譯的.時候,習慣上把它當作狀語,所以這種語法現象稱為狀語後置或介詞結構後置。而從古代漢語脫胎而來的成語中也常有這種用法。
燭之武退秦師特殊句式
省略句
⒈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
⒉(燭之武)辭曰
⒊(燭之武)許之
⒋敢以(之)煩執事
⒌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⒍(晉)許君焦、瑕
⒎闕秦以利(於)晉
判斷句
⒈是寡人之過也
⒉鄰之厚,君之薄也
⒊以亂易整,不武
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失其所與,不知
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⒈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應為“以其於晉無禮,且於楚貳也”
⒉佚之狐言於鄭伯曰。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狀語後置句。言於:對……說
⒊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即“有何厭”,疑問代詞作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