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成語有:喜不自勝、悲不自勝。
1、喜不自勝
拼音:xǐ bù zì shèng。
解釋:勝:承擔。指喜悅難以克制。
出處:三國鐘繇《賀捷表》:“天道禍淫,不終厥命,奉聞嘉熹,喜不自勝。”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非常高興。
近義: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反義:痛哭流涕、悲不欲生。
2、悲不自勝
拼音:bēi bù zì shèng。
解釋: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出處:漢代荀悅《漢紀平帝紀》:“太後因號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勝。”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補語;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近義詞:哀哀欲絕、悲痛欲絕。
反義詞:喜出望外、樂不可支、喜不自勝。
喜不自勝的近義詞
喜出望外
拼音:xǐ chū wàng wài。
解釋: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興。
出處:宋蘇軾《與李之儀》:“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大喜過望、喜從天降。
反義詞: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