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樂意效勞用古文怎麽說

樂意效勞用古文怎麽說

願從之,願助之,願意效勞,榮幸之至,願效犬馬之勞。

理解、包容、誌同道合,在古代都已經是極度稀缺品,因為世俗那些所謂的友誼,沒有理、

不能容,遠遠不及於道。古人並不是提倡無條件地理解和包容,說到底不過是表面。

古人倡導的是,人們真正應該看到的,是要對朋友知之甚深,因為深而不受表面那些是非得失的困擾,對朋友的品格能高度信任,因為信任,而凡事都願意為對方想壹想。需要自我重情義,需要對方重情義。需要知人,

更需要自知!

擴展資料:

1、犬馬之勞的意思是比喻心甘情願受人驅使,為人效勞。總有人認為要幫助別人,自己就要有所犧、牲;別人得到了,自己就壹定會失去。其實,幫助別人並不就意味著自己吃虧,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壹;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2、犬馬之勞成語典故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普年事已高,調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詩為他辭行,趙普手捧詩稿潸然淚下,對太宗說:“陛下賜給臣的詩,應鐫刻在石碑上,和我的老骨頭壹起埋到黃泉之下。”太宗為之動情。

第二天,太宗對宰相說:“趙普是國家的功臣,我從前和他壹起交遊,現在頭發白了,牙齒也脫落了,不應再用軍國重務來煩勞他,我為他選了個好地方,讓他養尊處優,借著贈詩表達我的慰問惜別之情,趙普感激淚下,我也傷感地為之流下了眼淚。”

宰相告訴太宗:“趙普昨天來到中書省,手持禦制詩歌,對臣涕泣說,我這壹輩子來日無多,無從報答皇上的恩德,但願來世再為國家效犬馬之勞。臣昨天聽了趙普的話,對照今天陛下的聖意,君臣名分能夠如此善始善終,可謂兩全其美了。”

3、古訓有:“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就仿佛壹個警示座右銘,時刻提想著我們。這裏的善可以是壹次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想法,也可以是壹件很微小但是很好的事情;這裏的惡可以是壹個消極、負面的情緒或者不好的念頭,也可以指代壹次不好的行動作為。

4、去做任何“善”事,即使這件事很微小,不去做任何微小的“惡”事,即使這件事看起來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量變引起質變,形勢前後影響,壹旦形成習慣就會對我們的影響巨大,只有堅持這條古訓,我們才能壹直處於好的心境和狀態之中。

百度百科-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