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雨能像油脂壹樣滋養莊稼。後來變成了“春雨貴如油”的諺語。
“春雨如霜”最早可能源於《左傳》:魯襄公十九年,魯國季武子出兵晉國拜謝時說,“小國仰視大國,如百谷仰視雨,如常,其天下和,故唯我市。”後來有了“春雨如膏”這個成語,形容春雨能像油脂壹樣滋養莊稼。比如宋代的《知止集》和《元曲選》中就有“春雨似三萬裏霜,我盡願耀年”的說法後來又轉化為“春雨貴如油”的諺語。如清代李廣庭在《香燕傑憶》中說,“春雨貴如油,亦貼雨。”這個成語主要流行於十年九月大旱的華北地區。華北春雨很少,雨等於糧。歷史上曾有過將“春雨為膏”誤認為“春雨為餅”後的壹系列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