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類似的詞在墨子和荀子中都出現過,只是沒有壹起使用。
墨子兼愛:“死於火者百余人”,兼愛之下:“死於火者無數。”
荀並兵:“以騙堯與頡利為例,若以卵投石,則以手指煮之。妳去水火,妳就聾了。”
所以這兩本書並不是成語“赴湯蹈火”的故事淵源。
其次,根據有記載的記載,三國歷史上第壹次出現了“赴湯蹈火”的字眼。
《三國誌·舒威劉表傳》:“今策之名,托於將軍。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作者陳壽(233-297),西晉巴西韓安(今四川南充)人。
三國康《與山居元絕交》:“此猶太鳥鹿,難得馴服,遵教制;看久了就赴湯蹈火。”嵇康(224-263 [1],壹作223-262),字叔夜。曹魏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和文學家。
所以嵇康說“赴湯蹈火”這個詞應該是第壹次,如果從上下文來看,它的意思也符合這四個字在後世的用法。
到了明朝,人們壹致同意用“赴湯蹈火”。例如:
史明·乃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有三人,勇武過人,武功超群,敢赴湯蹈火,與死神同生共死。”
馮明孟隆《東周史》七十五回:“自始至終,都是無聲的。於是,執法人員向吳王報告:‘將士秩序良好,望王官取之,王用之。即使赴湯蹈火,我也不敢退縮。" "
綜上所述,這個成語故事的作者是:三國康。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