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者強,勝者強;知足者富,被逼者誌;久不失位者,死而不亡。
含義:能夠理解和認識別人叫智慧,能夠認識和了解自己叫聰明。能夠戰勝別人才是強大,能夠克制自己的弱點才是強大。懂得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堅持不懈,不懈努力,是誌向。不失本分的人才能長久,死而“道”猶存的才是真正的長壽。
成語故事:
壹個脾氣暴躁的年輕人,總是打架,被家人說服去拜訪寺廟裏的老和尚。年輕人出門心情不好,煩躁寫在臉上。
當他到達寺廟時,他被自己松了的鞋帶絆倒了。他費力地脫下鞋子,砰地壹聲摔在山門上。旁邊的人砰的壹聲驚呆了。老和尚出來就是為了看這壹幕。
老和尚對他說:“對不起,我不能心平氣和地和妳說話,除非妳先向生氣的門道歉。”
年輕人壹聽,臉色變酸,問道:“開什麽玩笑?門不是人,會不會也覺得丟臉?”
老和尚:“無論人或事,都要受人尊重。當妳把怒氣撒在他們身上的時候,妳也要做好向他們道歉的準備。否則,我無法尊重妳,更無法與妳深入交談。”
年輕人耐心地走到山前,說:請原諒我的無禮。我為我的魯莽道歉。
剛開始年輕人覺得很搞笑,但是道歉之後突然覺得很平和。
老和尚盯著年輕人,慢慢地說,如果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妳就會被情緒控制。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贏的人強,贏的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