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巢湖往事:那些年我們釣過魚,摸過蝦。

巢湖往事:那些年我們釣過魚,摸過蝦。

作者:唐平

又到了“黃梅時節家裏下雨,草塘裏青蛙遍地”的季節。沿著河邊走著,突然,壹只青蛙撲通壹聲跳入水中,壹股泥水在細雨中蕩漾開來;偶爾有壹條白魚翻身躍出水面,攪動著平靜的河水;高高的荷葉上幾滴晶瑩的水珠隨風翻滾,也把淡淡的荷葉清香送進行人的鼻、心、脾;淺沼澤裏,密密麻麻的水草青翠嫩嫩,在風雨中搖曳。壹頭綠色的牛正在慢慢地找草。遠處,壹個牛郎站在壹把黃油傘下,像壹個巨大的蘑菇。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慢慢流回過去...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恢復高考制度,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人們更加重視教育。農村人在雨季只能得到短暫的休息,但“下雨天打孩子也是閑的”,下雨天幹不了農活。人們經常出去釣魚和捕蝦來改善他們的食物。父親有空就呆在家裏,編筐,搓麻繩,不出去打魚,也不讓我們出去抓魚烤泥鰍。他總說:“釣魚摸蝦犯莊稼錯。”媽媽說他笨,不會抓魚。看著別的朋友出去溝壩裏玩,我和弟弟忍不住了,經常偷偷跟著別人噓。

我家在長江和淮河之間,丘陵縱橫。雖然沒有密密麻麻的河網,但崗沖之間還是有很多溝渠池塘。有“桃花流水”的時候,在壹些沈寂了壹個冬天的溝渠、池塘附近,可以看到泥鰍、鯽魚。這給我們80年代沒有娛樂活動的農村孩子提供了抓魚耙泥鰍的樂趣。可以說,在80年代,所有的溝壑、池塘、田野裏,到處都是魚、泥鰍、鱔魚,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成年人犁地時,犁上掛著壹個洗衣粉袋,用來裝犁翻出來的鰻魚和鰻魚。

在我的家鄉,人們都說女孩子不會抓魚,魚看到女孩子就跑。但是作為壹個男孩,我不能抓魚,因為我很膽小。我害怕柔軟的東西。我抓鰻魚泥鰍都能放生,更怕遇到蛇。我壹看到蛇就感到虛弱。不過,我哥是個厲害角色。他擅長釣魚,釣魚,剁泥鰍,刮泥鰍,挖鱔魚,我就跟著他,上了眼癮。

泥鰍和黃鱔壹年四季都可以找到。秋冬季節,割過晚稻的田面土壤幹燥,泥鰍、鱔魚藏在下面。為了呼吸,它們壹般讓洞口露在外面,或者用死稻草蓋住洞口,用小鏟子沿著圓洞往下挖,挖出來的是壹條又大又肥的泥鰍,甚至有幾條;此時的黃鱔往往隱藏在田埂或塘埂的邊緣。往往黃鱔越大越深,挖大黃鱔要費很大力氣。

將在重新種植油菜的晚稻地裏挖排水溝。早春時節,油菜花開了,排水溝裏開始積水,地裏的泥鰍聚集在溝渠的淤泥裏。用手扒開泥巴,鮮活的泥巴就會在泥巴下翻騰。這時候就要用雙手把泥鰍連泥帶水的抱進筐和籃子裏。俗話說“泥鰍也服氣,孩子也服氣”。硬抓泥鰍難度更大;但是,遇到鰻魚,就要把食指、中指、無名指錯開。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勤勞的農民犁好水田,關好水,蓋上綠肥,等待早稻秧苗下種。夜晚的田野裏,青蛙、泥鰍、黃鱔到處喧鬧,它們也鉆出泥土,浮在淺水裏乘涼產卵。我們買了最大的縫衣針,燙在舊牙刷上或者用細鋼絲綁在竹竿上,提著水桶和手電筒去剁泥鰍。漆黑的夜裏,有幾盞臭烘烘的石燈和手電筒像螢火蟲壹樣在田野裏飛舞。大家安靜的走著,堅定的切著泥鰍,第二天桌子上就有了泥鰍煮面條。

隨著雨季的到來,泥鰍、鯽魚似乎越來越多,有流水的地方就有它們的存在。有經驗的漁民在田埂下的溝裏放上竹籠或網袋,在流水上尋找魚和泥鰍,自己掉進網和籠子裏。如果連續幾天下大雨,很多池塘的水會溢出來,魚會壹個接壹個的上水面,壹夜之間到處都是魚。找壹塊洗過的田,拉開壹個缺口用漁網袋堵住,讓水從田裏流出來,就可以在田裏的淺水裏釣魚了。受到驚嚇的魚會不停地在水中跳躍,這促使人們愉快地捕捉它們。

人剛下水,魚好像很興奮。這條魚在水裏很強壯,小鯽魚能激起水花。當然,當魚快速遊動時,它是壹個抓魚的高手。追完魚又快又準的抓到魚不容易,也是壹種成就感。壹開始我只負責幫哥哥他們在水裏跑,把魚趕到他們那裏讓他們抓;水快放的時候,魚不動了。都藏在壹些角落裏,或者藏在自己踩過的腳印裏。這時候張開雙手,在腳印裏摸摸。壹定有壹條大鯽魚等著妳去抓。被抓到的魚會掙紮,把泥濺妳壹身。抓魚的刺激和樂趣遠不止吃魚。沒人關心這個爛攤子。

雨過天晴後,很多魚會擱淺或者躲在深溝池塘裏。聰明的人只要發現水裏有魚撞花,就會在溝裏攔幾個壩,找個盆,或者幹脆雙手把水蘸下來,基本把池塘裏的水幹了就開始抓魚。如果能很好的晾幹,還可以用兩只手撬開沒被淹沒的泥巴,藏在泥巴裏的泥鰍就會鉆出來,這樣刮泥鰍也很好玩;如果我們真的不去做,甚至會用水把泥攪渾。越泥濘越好,小魚泥鰍會被淤泥嗆到,浮出水面。但是,以前水裏有個兇猛的角色叫“刀泥鰍”(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我們都不敢動。他們有像刀壹樣鋒利的骨刺,會割破他們的手。

不下雨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找機會抓魚。在門口池塘裏,把稻糠慢慢潛到水裏再撈出水面,就能釣到壹大堆屎、屁之類的小魚;還可以用紗布做蝦,用竹籃、竹篩在溝渠、山塘裏舀草蝦,自制魚鉤釣小魚...最難忘的是釣到壹條小麻魚,在我們家叫大麻子或milligoo筒子。milli-goo線軸只有三四厘米長,頭大身小。它半透明多肉,特別貪吃。放牛的時候,我們把牛放在山上,隨便找壹根細鋼絲,綁在縫紉線上,套上蚯蚓,放在水庫邊或小溪邊的小石縫裏釣魚。水庫裏的水來自山裏,清澈見底。放下魚鉤不久,妳就能清楚地看到小魚們壹條接壹條地遊過來。都在搶著吃鉤,壹個壹個,有時候兩個壹起咬鉤,空鉤也咬。有時候沒有袋子裝小魚,我們會就地拔壹些狗尾巴草,放在釣到的小魚腮上。積少成多,半天就能釣到十幾串。不要切芝士的肚子,可以直接燉,也可以做豆腐,蒲蛋也很好吃。這種釣小魚,就像今天小孩子釣蝦壹樣,主要是為了好玩和玩耍。

在後來的時間裏,人們經常看到為播種而犁過的稻田裏長滿了泥鰍、小魚和青蛙...原來地裏撒了化肥,把這些小生物都毒死了。後來在壹些溝渠裏也看到了漂浮的魚蝦。原來,農藥殘留的瓶子是農民扔進水裏的。後來看到有人背著電池,在家裏的水溝裏電死了魚。壹開始,我很好奇。我跟著老外,聽著電池在水裏發出的“嘶嘶”聲。看到泥鰍魚在淺水中漂流,才發現這是壹種“斷子絕孫”的捕魚方式。我們沒想到的是,電池加上農藥化肥,讓我們失去了摸魚摸蝦的樂趣,也徹底斷絕了這些精靈和生物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