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威王是個酒鬼。有壹年,楚國攻打齊國,派淳於髡去趙國求援。淳於髡果然不負眾望,興奮得想通宵喝酒。淳於髡說不管喝多少都會醉,因為不同場合酒量會有變化,所以得出“飲極則亂,樂極則悲”的結論。齊威王也是壹位善於聽取建議的大師。他當即表示,再也不會通宵喝酒玩樂,懸崖勒馬,改掉致命的習慣。
齊威王
讓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兩個主角,第壹個,齊威王。我們從他的謚號中可以看出,《易·解法解》中的“魏”字幾乎就是“孟”和“剛”的意思,這也說明應該是壹個豪爽豪邁的人,否則他不會喜歡喝酒,他也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忠告。
桂,姓田,本名田,戰國時期齊國第四代國君,華夏族。從齊威王的事跡來看,他在繼位初期經常縱情享樂,縱情聲色,歌舞升平。鄒忌勸他,他改了。齊威王九年,他的妃子們勸他努力,他照做了,重用正直的大夫即墨,烹殺奸雄;還有壹個樂極生悲的例子,欣然接受了淳於髡的建議,而這個齊威王就是歷史上“不唱就壹鳴驚人”的主角。
春雨坤
另壹個主角淳於髡,雖然身材矮小,但智慧超群,這從他對齊威王的規勸“酒多則亂”就可以看出來。淳於髡,齊國人,能言善辯,多次被發配到其他諸侯國,但從未受辱。或許其他國家也在驚嘆這樣的天賦。當尊重他為時已晚時,他們怎麽能諷刺他呢?他是稷下學宮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壹。他活躍在齊國的政治和學術領域,為齊國的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亞洲聖人孟子有壹次去齊國旅行,淳於髡去拜訪他。他和孟子之間也有壹些趣事,比如問主張“男女不親”的孟子,如果他的妻子掉到水裏,他該不該救她?孟子正要離開的時候,又問他:“妳在三公之中,卻不幫助百姓,也不幫助君王。妳不是“仁者”嗎?妳這樣跑是什麽意思?”
其實淳於髡很聰明,聰明,能言善辯,但他和孟子畢竟是兩種人。孟子追求教化,淳於髡追求實用。壹個是理論,壹個是實踐。不可能說誰對誰錯。正如孟子所說,人與人不同,只要對得起自己的“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