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拼音:mòshǒu chéng gué)是壹個成語,來源於韓留香的《戰國策·齊劉策》。墨守成規(墨守成規:戰國時期翟墨善於守城;刻板印象:現成的或長期形成的規則或方法)指思想保守,拒絕改變舊的規則。動賓結構,帶有貶義;壹般在句子中用作謂語和定語。
劉漢項《戰國策·齊策六》:“今所論弊之人,遠離齊國之兵,惑於年,亦為之防也。”後人由此典故衍生出“墨守成規”這個成語。
墨守成規的方法,中國成語,拼音是mò sh ǒ u ch é ng f m,意思是思想保守,拒絕改變舊的規則。同義詞:堅持規則。反義詞:推陳出新。
王慶陶《翁玉潭猶太古歷》:“蓋不專,率卡於法,未能創新。”指思想保守,墨守成規,不肯改變。和“墨守成規”壹樣作為謂語和定語;頑固保守的思想。
使用示例
1,作家老舍《賦吉星》:“任何藝術壹旦墨守成規,壹成不變,就會僵化,就會衰落。”
2.作家秦牧對辯證規律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墨守成規,不敢創作,肯定是與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格格不入的。”?
3.作家陳黃梅《解放集》:“這不是同樣適用於我們今天的壹些老革命,他們害怕解放思想,落後於形勢,墨守成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