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苦的是永遠不知道如何滿足。他們已經取得隴右,還想奪取西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來源:西漢班固《後漢書岑彭傳》。
原文:‘‘人不滿足於自己的苦難。自從他們平復了心情,回望蜀,每次發兵,頭鬢皆白。''
人的煩惱就是不滿足。他們平定了隴西,又想分離巴蜀。每當壹名中士應征入伍,他的頭發和胡須都會在戰爭年代變白。
擴展數據
典故:
東漢初年,(敖)統治,公孫述統治蜀地,自立為王。他們相互勾結反對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大將軍岑彭率軍攻天水(今甘肅),岑彭、偏江海在西城包圍了肖偉。
公孫述出兵救,駐紮在上州(桂),光武派蓋嚴、庚戌等包圍,自回東方。回到京都後,劉秀寫信給岑彭說:“如果兩個城市下降,他們可以帶兵南下,擊敗蜀和魯。”人民不滿意,就又有了太平,又有了蜀國的希望。“意思是平定甘肅後不要滿足,再南下平定蜀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看德隆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