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聽說“Bug II”大概是80年代中後期。每天晚上,我都追著聽電視裏的相聲《金殿智鬥》,是關於甘龍、柳永和小沈陽的。相聲是壹個很長的單口相聲,是劉寶瑞先生的徒弟尹文碩說的。同題材的相聲,還有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君臣之爭》,以及後來電視劇《宰相劉》《鐵牙銅牙的》中的很多情節都來源於這兩個相聲。
《金殿智慧之戰》中說,他們三人遊覽圓明園百單八景,看到“方壺景區”邊上的風和壹座牌坊戳在月亮二樓前,上面寫著“蟲二”二字。乾隆不明白。60步後,他想出這是“浪漫”,並告訴柳永和小沈陽。柳永壹聽,說他早想通了,在牌坊上寫了“無邊浪漫”四個字。乾隆不信,往回走了六十步,果然看到柳永書裏的墨跡未幹。這就留言說“柳永的見識比乾隆大六十步”。
當然,妳也不能確定相聲裏的趣聞。不過畢竟有跡可尋,至少知道“蟲二”與乾隆有關。
後來去杭州西湖遊玩,湖中央的亭子裏有塊石碑,是乾隆手書的“蟲二”。湖亭在西湖。第壹個名字是陸貞亭,也被稱為清溪亭。始建於明代嘉靖三十壹年(1552),明代萬歷年間才稱胡鑫閣。此亭重建於1953,壹樓兩檐四面,金色琉璃瓦頂。古人雲:“我不打算壹百裏清遊還,孤亭在水雲劍。四面駐足空明,城頭三面環山”,這是湖中亭的景色,“俯瞰湖中”是古代西湖十八景之壹。相傳乾隆下江南,夜遊湖心亭時,被美景所吸引,寫下“蟲二”二字,意為“風月無邊”。這兩個字取自繁體字“嶽峰”的中間部分,去掉外框成為“Bug II”。
相聲裏還有壹個線索,泰山上還有壹個“蟲二”的石雕。後來去泰山的時候看到的。這座石雕位於潘璐西部,泰山萬仙樓北側。清光緒二十五年才子劉廷桂題寫,為泰山七十二景之壹。劉廷貴,綽號“劉十二”,因十二歲進士,得此號。相傳劉廷貴邀杭州友人登泰山時,說起杭州西湖的無邊浪漫亭。劉廷貴受到啟發,立即寫下“蟲二”二字,對朋友們說:這裏雖沒有無邊的浪漫亭,卻有無邊的浪漫亭的意思。據說當時劉廷貴想直接寫書名《蒼茫月和風》,但之前在江南的時候就寫好了。因為忌諱,他靈機壹動,寫下了《昆蟲II》這個書名。這種說法與西湖說法和湖中央亭子裏的“蟲二”碑相矛盾,說明傳說不準確。在景區,總要編壹些對自己家有利的故事。其實很多都是虛張聲勢,就像京劇裏的歷史,千萬不要信。泰山劉廷貴留下的書法石刻有幾十塊,字跡不錯。《昆蟲II》是這些石雕中最好的。
但是,這遠遠沒有解決“昆蟲II”的起源問題。後來看了清代野史、清人筆記,從楚人得來的《鑒軒集》上看到,其中引雲《鑒軒瑣事》:唐伯虎題寫妓女項英平雲:“風月無邊”。每個人都稱贊妳。祝枝山看到後說:“這是把妳們這壹代人嘲笑為螻蟻。”項問其義,山治曰:“風月無涯,非螻蟻也。”項英終於覺得,美不容易。但是,楚人並不確定唐伯虎是否獲獎,他們的賭註是將《知壹集》定為千河灘。“日本夢亭集半註半詩於《雨亭隨筆》中,有同樣的記載。
張岱《快園路古》卷十二《小惠部、謎語、拼讀》中有雲:“蟲二”,而給妓女作齋名,意為“無邊風流”。另外,清朝的《下外殘篇》裏有壹句話:人越多,越容易造謠。比如許天池西湖邊壹朵雲遊,題目叫《蟲豸二》,就叫《月茫茫》。這兩篇文章中的徐文長和徐天池都在談論徐渭。唐伯虎生於1470,卒於1523;徐渭生於1521,死於1593。由此可見,唐伯虎的《昆蟲II》早於徐渭。
早些時候,據說和李白有關。湖南嶽陽樓三樓,東西兩聯,東聯是短短的八字聯:“水天壹色;風流無邊”,題寫為“常··”。湖南美術出版社1985出版的《巴陵之勝》壹書中,講了壹個故事,嶽陽樓三樓木墻上有三個隱約可見的字跡:壹、蟲、二。人們壹直不明白它的意思。後來李白遊覽嶽陽樓時,看到那是壹副字謎對聯,即“水天壹色,月茫茫”,當即寫下了這幅對聯。這件事還是個傳說,有明顯的痕跡。不過李白去過嶽陽樓是真的,李白自己的詩為證。李白有詩《十二夏登嶽陽樓》,詩中說:嶽陽樓觀盡,川洞開。看到大雁南飛引起我傷心的心,遠處的山在標題壹個好月。在高天的上層,呆在椅子上,上傳壹杯天上的酒。醉後升起的涼風,隨風吹著衣袖,我們就要歸來。
就算對聯真的是李白寫的,那“蟲二”這個字之前是誰留在木墻上的呢?
浪漫無邊,浪漫無邊,這“蟲二”的線索真的是無邊無際,不明不白。但是對於我這樣壹個喜歡讀書,不想知道太多的人來說,知道這些就夠了。前段時間在某論壇看到壹張照片,說深圳某古村落也有“蟲二”的牌匾。可見風月真的是無窮無盡,有機會在附近看到這個“蟲二”應該去實地考察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