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解釋: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在困難的情況下,在壓力和恐懼下失去冷靜思考能力的人。
絕望可以理解為在危急的情況下,人們感覺到局勢失控,恐慌無助,於是不顧後果地做出壹些草率的、錯誤的決定。這種行為往往因為缺乏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或損失。
擴展用途:
這個成語也可以引申為,當人們面臨困難或壓力時,不是因為情緒波動,或是為了壹時的方便而刻意做出的選擇。這種行為通常是由恐懼、焦慮或沖動等情緒驅動,從而導致不明智的決定。
因此,絕望強調的是在困難面前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輕率和盲目的行動,以免加劇問題或帶來更大的風險和後果。
絕望的例子:
1.火災發生時,人們爭相逃離現場,造成了更多的傷亡。
2.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壹些投資者連夜拋售股票,損失慘重。
3.考試時,有些同學因為時間緊,胡亂填答案,最後得了很低的分。
4.在交通堵塞時,壹些司機為了搶時間而變道超車,導致更多的交通事故。
5.當地震被發現時,人們匆忙趕到開闊地帶尋找安全的地方。
6.疫情爆發時,有人不計後果囤積物資,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性搶購。
7.公司裁員的時候,有的員工想盡辦法找工作,接受了低薪的工作或者不適合自己的崗位。
8.在突發緊急情況下,人們往往會不顧壹切地尋找逃生路線。
9.遇到搶劫,有的受害者為了保護自身安全,絕望之下交出貴重物品。
10.當遇到投資虧損時,壹些投資者在絕望中追加投資,希望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