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什麽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什麽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來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十》。《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第壹冊的壹課,選自《論語》。《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文集,是儒家經典著作之壹。

原文

子曰:“不如與時俱進,不是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知而不滿足,不是君子嗎?”

曾子說:“我壹日三救:妳對別人不忠嗎?”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何不教女兒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知之。”

子曰:“見賢思齊,不為則自省。”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

曾子說:“士要自強不息,任重道遠。認為仁是自己的責任難道不重要嗎?死後不是很遠嗎?”

子曰:“寒則知松柏衰。”

子貢問:“誰能壹言而走終身?”孔子說:“我原諒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翻譯

子曰:“讀書而後按時復習,豈不愉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別人不認識我,但我不生氣。那不是紳士嗎?"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很多次:我是否盡了最大努力為別人計劃事情?和朋友交往誠實嗎?老師教的知識復習了嗎?”

子曰:“溫習所學,可以有新的認識和體驗,可以以此為師。”

孔子說:“如果妳只是學習而不認真思考,妳會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如果妳只夢想不學習,妳就會迷茫。”

孔子說:“魯茲,妳明白我教妳的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說:“當妳看到壹個德才兼備的人,向他學習,希望能與他平起平坐;當妳看到壹個人無德的時候,壹定要反思自己的不足。"

子曰:“數人同行,必有壹人可為我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如果他們也有他們的缺點就改正。”

曾子說:“學者必須胸懷寬廣,意誌堅強,因為他們肩負重任,任重而道遠。以‘仁’為己任,難道不是壹種沈甸甸的責任嗎?這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麽?”

子曰:“非到寒季,方見松柏最後枯。”

子貢問:“有沒有壹句話可以練壹輩子?”

孔子說:“唯有寬恕!永遠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

寫作背景

《論語》是壹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幾個章節組成,大部分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和為人處事的壹般原則。這段文字中的1到9都有記錄。本課選取的10,壹方面闡述了學習要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壹方面闡述了溫故而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很大。另外還有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為人處事的教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