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壹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欣賞和寫對聯,必須了解它的基本格律要求。所謂聯律(簡稱聯法),是指對聯書寫的壹些基本規則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以概括為六大要素和六大禁忌。
壹般來說,對聯的基本格律有六個要素,即字數對等、內容相關、詞性對等、結構相稱、節奏對應、平衡和諧。筆者認為,這六個要素可以從基礎、語法、氣質三個方面來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韻的兩個基本要素。等字數是指如果第壹部分由幾個分句組成,那麽第二部分也應該由幾個字數相等的分句組成。總之,如果字數不對等,無論如何也很難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對聯。
從內容上看,上下鏈接的內容要相互關聯,才能達到相反或互補的效果。這種關系要麽從同壹個角度出發,相互襯托,相輔相成,也就是所謂的“對”;或者從對立的角度互相對比、對比,也就是所謂的“對立”。比如:
成就感;莊嚴的功績。(右)
安心;想再招。(反對)
還有幾副對聯是連在壹起的,也就是所謂的“連環對”或“流水對”。比如:
除了甜、苦、鹹、酸;
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對聯的內容不切題,會讓人覺得很別扭,很生硬,對聯也不會有它應有的文學效果,很難被稱為合格的對聯。當然,對聯還有壹種特殊的形式,就是所謂的“絕情對”。意思是對聯形式工整(字面意思),內容有意不相幹(意思),從而造成壹種特殊的效果。無愛對仗主要是利用對聯的形式特征(對仗)來體現壹種文學趣味和技巧,內容是次要的。比如:
庭前鮮花開始綻放;
閣下,李先生(常無愛)
樹半死不活,歇在斧頭上;
果然不相幹。(往往沒有愛)
總之,文字對等,內容相關,這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上的最低要求,體現了最基本的對應性和關聯性,所以稱為基本要素。
2.詞類對等,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兩個關鍵要素。詞性對等是指上下兩部分的關系詞要盡可能相同或相近。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比如:
五蘊皆空,自在;
我不想見如來。
在這幅對聯中,“無”和“壹”是數詞,“雲”和“信”是名詞,“精”和“不”是副詞,“孔”和“亂”是形容詞,“關”和“見”是動詞,“玉子”和“如來”是名詞化。壹般對虛詞要求寬松,對實詞要求嚴格。在具體的對仗中,除了詞性以外,可以適當考慮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對修飾語的要求寬松,對中心詞的要求嚴格。
結構對稱是指上下環節對應句子的語法結構要盡可能相同。比如:
永遠同心忍辱;
壹切隨緣。
這幅對聯的上下兩部分都是主謂賓結構,其中“壹心”偏向“萬物”,“屈辱”是動賓結構。
3.節奏對應,均勻,平緩。
這是格律聯的兩個要素。節奏,原本是壹個音樂術語,指的是音樂中有規律的強弱長短交替出現的現象。在對句法中,指的是對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節奏是對應的,意思是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要盡量壹致。比如:
漏-飛-去;
心空而歸。
用——神力——護體——佛法;
集-孟蘭盆-橫過-善良。
但筆者認為,節奏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節奏包括語義節奏和韻律節奏。狹義的節奏是指語義節奏。語義節奏主要是根據句子結構劃分的,是指根據語義劃分音節上的停頓或間隔。節奏節奏是從平仄要求的角度,指句子中某壹位置(平仄排列)的聲調要求。筆者認為,為了使概念清晰,語義節奏和節奏韻律最好分別用“節奏”和“步”來表示。例子如下:
同時——聞——給筆記;迪迪德菩提。(節奏)
同時——聞——記;第二次-depo-ti。(步驟)
當然,節奏和步伐還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往往是壹致的。
平仄和,也叫平仄和,狹義上是指對聯在聲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對立和平仄交替。廣義上還包括句尾的平仄排列等其他平仄問題(見六忌)。平仄,是指上下聯的臺階與各從句的腳之間,音要平仄,即上聯平仄,下聯平仄,反之亦然。有壹種說法,臺階的排列是“135不管,246分明”,因為實際上整個臺階不壹定要求是平的、相對的,但在臺階位置上可以是平的、相對的。所謂步位,就是每壹步的最後壹個字,是決定整步性質的關鍵音。由於絕大多數漢字都是二字步,所以步位壹般是指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個字。所以有“135不管,246明了”的說法。比如:
心——有外——實範——有;空中-看不見-空無壹物。
○○○○○○○○○○○○○○○○○○○○○○○○○○○○○967 )
這幅對聯,前35個字不壹定是平仄,後46個字是平仄。但並不是所有的臺階都在246的位置,主要是因為對聯的句式,除了律詩中的對仗句式,還有詞、歌、賦、駢文甚至散文等句式,以及標題、專有名詞的使用。比如:
建造——曼陀羅祭壇——修法;
在-阿朗羅的地方-禪修。
直心——是——萬物之本;
貪婪是壹切痛苦的根源。
深心——勤學——口頭禪——教義;
全力以赴-推廣-大手印-實踐。
對於上述鏈接,步長位置不壹定在246的位置。
平仄詞的交替,相對於平仄詞而言,其實是同壹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平仄詞要在上下連接的句子和自己的音步(或音位)之間交替使用。只有在每個子句的腳和前壹個步驟之間,才可以忽略交替。比如:
真身已過凡間;小費是小智聽了都受不了的。
○○○○○○○○○○○○○○○○○○○○○○○○○○○○○967
開始的時候相信有佛;深刻理解沒有魔力。
△○△△○△○○○○○○○○○○○○○○○○○○○○○○○○○○○
調平與調平協調的要求不是絕對的。有時為了不損害法的意思,有些地方會出現整平與整平錯位或整平與整平錯位,也可以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平仄的格律要求。
總的來說,對聯節奏的上述六要素之間存在遞進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詞性是結構比例的基礎,結構比例是節奏對應的基礎,節奏對應是平衡和諧的基礎。兩個基本要素是不言而喻的。(未完待續)
對聯基本格律的六大要素和六大禁忌(下)——轉折
有些聯作者把等量齊觀或觀念作為聯格的要素之壹,作者認為不妥。因為強弱相等,只是在內容相關的基礎上進壹步的修辭要求,也就是說上下鏈接的意思要基本匹配,越匹配,對抗的難度就越大。如果上環節太強下環節太弱,或者下環節太強上環節太弱,都會影響其對稱性。所以實力相當主要還是和工作面廣的問題有關。同樣,概念對等也只是在詞性對等的基礎上進壹步的修辭要求,也就是說上下對聯不僅僅是詞性,詞所代表的概念或意義也是對等的,而且要盡可能接近或相反。這只是和工作面廣的問題有關。如果* * *兩個詞屬於同壹個概念,範圍越小,對抗難度越大,反之亦然。比如“中國”是和“公雞”壹類的東西;“黎明”到“公雞”被簡化為壹件自然的事情;“草”作為生物被還原為“公雞”;“馬”到“公雞”就降為壹種動物;“老鴨”到“公雞”就降為鳥,甚至家禽。其次,如果兩個詞的概念關系比較矛盾(即所謂的“矛盾概念”),對抗就比較困難,比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智”對“愚”。
總之,對聯格律的六要素關系到壹副對聯是否合格。對此,還是需要楹聯們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壹步形成壹個* * *知識,明確界定。
在作者看來,除了以上六個要素,對聯的基本格律還有六個更重要的禁忌,即應盡量避免的六種情況。現簡述如下:
1.避免同時到達
這是就上下分句的基腳之間的關系而言。嚴格來說,馬蹄韻可以作為多分句組成的對聯的句尾橫線排列的規則。所謂馬蹄韻,是指雙腳平放,排列如馬步,後腳跟隨前面腳印的句子。其平攤格式為: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平攤。但筆者認為,從楹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楹聯無定句,句無定詞”的特點和楹聯句式的復雜性,對句腳平排的格律要求也可以是“無同時止”作為規則。準確的說,這個規則有兩個要求:(1),每邊兩到三個條款,要求所有條款不能同時結算。(2)每邊有四個以上分句的,要求每個分句不能有三個連續句(上下分句連在壹起,可以用中間分句段的情況除外)或三個以上句同時結算。這種規則在理論上簡潔明了,應用靈活,既體現了原理與理論的結合,又容納了在水平基腳問題上的幾種主要的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之壹的長對聯為例。按照“馬蹄韻”的規律,正字法只有兩種,即偶而平,偶而平(在中間分句),還有壹種變體,* *。按照“不同時留”的規律,那麽,就是平齊,平齊(中段),平齊,平齊。
2.避免同時結束
這是根據上關節腳和下關節腳之間的關系。準確地說,這個規則也有兩個要求:(1)不管壹副對聯有多長,有多少個分句,都要求對聯的最後壹個字要無聲;底線要求平尾。壹般不能以平淡的聲音結束,以吱吱的聲音結束。(2)上下聯不能同時結尾,即上下聯的最後壹個字不能同音或同音。
3.避免三條平尾或三條窄尾
意思是壹句話的最後三個字要盡量避免。比如“坐蓮臺因淵”,如果把“坐”改成“登”,就變成三級尾了。再比如“依法修行才能入道”,如果把“能”改成“能”,那就是三尾了。三個平尾或者三個平尾的單調沒有區別。為了體現理論上的壹致性,兩者都應該是禁忌,而不是只有三個平尾沒有三個平尾。
4.避免孤獨或寂寞
意思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要盡量避免全句只有壹個平音字或只有壹個含糊的音字。比如“壹切順利”,如果改成“壹切順利”,就是孤獨;又比如:“菩提現已熟”,如果改成“菩提現已圓”,那就是孤獨了。這裏,筆者就簡單討論壹下孤獨的問題。在作者看來,對聯法不必完全遵循傳統的詩法。從對聯律的角度來說,定義“如果五言或六言的句子只有壹個平聲”更簡潔合理。因為:第壹,這個定義對水準的要求普遍有點寬松,符合對聯律的發展趨勢。其次,按照傳統的詩法,所謂的獨處應該是在句腳之外,但是對聯和現代詩有壹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對尾字(句腳)的平仄要求不同,不要求押韻,所以在對聯中,尾字(句腳)不必單獨畫。第三,從字面上看,孤獨是壹種。如果孤獨的字面意義和實際意義完全壹致,將有利於理解和操作。傳統詩歌韻律的孤立性是:在五字同層七字同層的句式中,如果句中除韻外只有壹個字是平仄字,則犯“孤立”之罪。這個定義,實際上已經用壹兩個句式把孤獨搞死了(具體來說,就是把“平且平”這五個字改成了“平且平”,七個字改成了“平且平”,所以,“顧平”這個詞必須輔以解釋,這樣人們才能實際理解和操作它。第四,五言聯方面,如果只有“偶平”是平的,那麽我們來看看“偶平”,對比壹下這兩種格式。從平與平的死板與單調來看,是什麽?第五,現代詩以五七言為主。所以,在六字聯中,傳統詩詞韻腳中的孤獨概念是無法解釋的,在六字聯中,也可能有孤獨。(未完待續)
對聯基本格律的六大要素和六大禁忌(下)——轉折
另外,平淡或者孤獨,和平淡單調沒什麽區別。其實古今詩詞楹聯的作者,不管是孤獨的還是寂寞的,如果可以,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將二者同時作為禁忌,既體現了理論上的壹致性,也源於現實。順帶壹提,根據作者的上述定義,平或孤的現象其實只存在於五言六句中,因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平與孤交替的基本要求,就不會有平或孤。
5.避免同音異義和異位同音異義
對聯中允許重疊或疊字,這是對聯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但重疊時要註意保持上下對聯壹致。比如“事多”對“紅塵滾滾”,其中“事多”對“滾滾”是重疊詞的反義詞;另壹個例子是:
修行是修心,心的空虛是涅槃的彼岸;
見因如見果,果苦如地獄。
其中,“修”與“見”相對,“實”與“如”相對,“信”與“過”相對。但對聯中要盡量避免同音異義。同音異義是指同壹個字出現在上下兩部分的同壹位置,如“法界”對“世”,“悟”對“魔”。但是,允許使用壹些虛詞(如“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如:
漏網之魚,世上有時有;
天空中沒有鳥。
異位詞是指同壹個詞出現在上下兩部分的不同位置。比如:
產業不能流動就不要貪;
不要因為命運相同而討厭人。
如果把最下面壹行的“莫”字改成“不”,就和最上面壹行的“不”字不壹樣了。
同音異義是對聯的禁忌。但是,有壹種特殊的異位倒易格式是允許的,例如:
沒有滿月就沒有月亮,它跟著妳;
雖有花開花落,妳任其發展。
對聯中的“它”是“妳”,即異位、互重。
6.避免同義對立
同義對立,又稱雙手交叉。所謂禁忌同義相對,是指上聯和下聯相對陳述,其含義應盡量避免相同。比如《旭日東升》對《旭日東升》,《歷史》對《歷史》,《中華千古秀》對《赤縣長春圖》都是壹手。當然也有壹些非中心詞(尤其是虛詞)雙手交叉,或者在對聯中雙手交叉的比例很小,無傷大雅。有些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相對的也不錯。
縱觀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六忌,筆者認為現代文學的主流是散文(或自由體),其總的趨勢是進壹步向散文文化方向發展。時代潮流中的對聯也擺脫不了這種影響。因此,對聯的基本格律雖然不能人為地廢除和否定,但它確實有松散、靈活、變通的必要和客觀趨勢,特別是在其平仄上。但是,無論如何,語言的語氣是不可避免的客觀現象。所以,雖然可以放寬,但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人為取消。同時,由於楹聯的平級要求是在繼承傳統詩法的基礎上發展和適應的,目前對楹聯的看法仍不壹致,更有必要對其進行適當的討論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