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進攻,內線配合;裏面出事,外面配合接應。它還指內部和外部的合作和共同行動。
成語解釋
應該:滿足;親近:配合。從外面進攻,從裏面接應。
元《玉讓吞炭》出處第三折:“被漢魏合謀,我軍必遭水淹,兵敗,亡者堆積。”
過幾天我會派人來這裏投降,他們肯定會懈怠,但我們會搶村。到時候,我們壹定會贏。◎陳《水滸傳》(第十七回)
語法組合;作謂語、賓語和定語;包含贊美
詞語解釋
【裏應外合】外攻內助。
《出埃及記》:約定今晚放火,內部要配合外部。-《三國演義》
引用解釋
從外面進攻,從裏面接應。
袁立偉《走在橋上》第二折:“小官必苛求豪邁之兵,由內而外擒之。為什麽不呢?”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化州城墻廣大,壕深,急難打。只有內在與外在相匹配才能實現。”
景源《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黑嘆和了望塔上的壹些偽軍早就結好了。這時候就應該從外部配合,我們壹槍不發就拿下了所有的瞭望塔。”
壹般指內外協調。
《醒世說油子獨占花》:“興全與蘭為二,內合外合,使心設計。”
《古今小說江杏閣與珠衫重逢》:“王晨也以為不行。他和老婆商量,讓他做個腳,裏外都要。他偷了所有的銀飾,夫妻倆連夜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