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鑼鼓的意義

鑼鼓的意義

鑼鼓喧天,場面熱鬧。

鑼鼓喧天,發音是luó gǔ xuān tiān ā n釋義:響亮,響亮。它最初是指在戰鬥中敲鑼打鼓,指揮進退,後來形容喜慶歡樂的場面。意思是聲音大,場面熱鬧。成語的用法:作謂語、定語和狀語;帶著贊美。

鑼鼓聲的由來是元關漢卿《單鞭奪鐐》第四折:“早來北芒前,聽鑼鼓聲。”早早來到北芒門前,忽然聽到鑼鼓聲震天,場面十分熱鬧。

鑼鼓喧天造句:大街小巷,鑼鼓喧天,人們在慶祝我們奧運健兒的勝利。

成語典故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喜歡看戲劇表演,所以帶了壹些戲子當仆人。每當他出去玩的時候,他總是讓他的仆人們帶上表演用的道具,以便他可以隨時表演。壹年後的中秋節,張岱來到了鎮江顧北山腳下。看到壯觀的景色,他命令船夫慢慢航行。當他來到金山寺腳下時,已經是半夜了。他不覺得困,帶著仆人進了金山寺。只見殿中正殿漆黑壹片,鴉雀無聲,張岱卻興致大增,命仆從在正殿行事。

仆人們點亮了燈,照亮了整個大廳,然後敲響了鑼鼓,開始演奏。原本寂靜的寺廟突然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廟裏的和尚們從睡夢中驚醒,壹起起身,沖到大殿外面觀看。僧侶們不敢問他們是誰。戲演完天快亮了,張岱帶著仆人出寺,回到船上。